自2017年區塊鏈開始在國內火起來以后,大家一直在討論一個話題,就是金融行業將是區塊鏈技術最完美的落地場景,但是幾年過去了,這條路走得很艱難,甚至現在都要停滯不前了,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在本文中,巖漿桶會嘗試著以點帶面的來聊一聊,觀點可能不夠全面,但是至少是我的第一手資料和親身感受。
金融行業的構成很復雜
中國金融機構的構成比較復雜,以銀行為例就包括央行、3家政策性銀行、6家大型國有股份制銀行、12家全國性商業股份制銀行和134家城市商業銀行、385家農村商業銀行、18家民營銀行、以及幾千家農村信用社銀行,除此之外還有合資銀行、港資銀行、臺資銀行和外資銀行等等。
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信息官高峰:銀行函證區塊鏈服務平臺具備六大優勢:12月22日,在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可信區塊鏈推進計劃主辦,科技行者協辦的“2020可信區塊鏈峰會”上,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信息官高峰以“區塊鏈讓開放銀行更安全”為主題發表演講。
高峰以數字函證場景為例,介紹了區塊鏈在銀行業的應用——銀行函證區塊鏈服務平臺(BPBC)。其底層采用自主可控且通過工信部可信區塊鏈認證的“工銀璽鏈”產品,應用層提供函證申請、函證分發、函證回函、合規檢查、統計分析、數據駕駛艙等功能模塊。
該平臺具備六大競爭優勢:一,區塊鏈技術安全可靠避免函證信息被泄露、篡改;二,線上實時傳輸智能高效,可跟蹤,可催收;三,便捷易用,詢函一觸即發,回函如期生成;四,各環節建立共識機制,全程留痕可追溯;五,事務所、銀行與平臺便捷接入,隨時擴展;六,獨立部署監管節點,實施全生命周期監管。[2020/12/22 16:04:33]
由此可見,不用說金融機構了,光是銀行業就足夠復雜了,而且不同類型銀行間的業務差異是比較大的,即使是同類銀行間的業務也會有或多或少的差異,所以toB端的信息化建設過程就會比較復雜,即使傳統技術型的公司想進入銀行都比較困難,更不用說區塊鏈這種驚世駭俗的新技術了。
中國銀行業協會:應利用區塊鏈等推進消費金融行業變革與模式轉型:近日,中國銀行業協會發布《中國消費金融公司發展報告(2020)》。《報告》指出,據不完全統計,行業多數機構2019年全年研發投入占比均達到了5%以上,部分機構實現了基于區塊鏈的互聯網法院催收等“尖端”應用。?對此,中國銀行業協會認為,消費金融公司應根據消費金融的客戶分散化和業務小額化的零售金融特點,充分利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為代表的現代化信息科學技術,進一步推進消費金融的行業變革與模式轉型,形成消費金融的核心競爭力。(證券日報)[2020/8/25]
高度風險敏感,創新風險巨大
金融行業是一個高度風險敏感的行業,通過承擔風險來賺錢。上有一行兩會的強監管,下有自身業務特點的限制,所以在銀行業任何業務和IT技術的創新過程都是漸進式的。區塊鏈技術過于開放和透明的特點與銀行業相對封閉的現狀有比較直接的沖突,無論從業務創新的角度來考慮,還是從相關決策人個人風險的角度來考慮,過于超前的去體驗區塊鏈這種新技術都不會是一個太好的選擇。在很多情況下,系統發生故障,銀行的相關負責人是要承擔法律責任。在這樣的壓力下,誰會輕易去嘗試一個并不那么成熟的新技術呢?我們不能苛責別人去承擔我們自己也不愿意去承擔的風險。
聲音 | 國際銀行業聯合會總裁:若Facebook實施Libra將改變系統性風險格局:金色財經報道,在由由中國商務部等共同舉辦的“第二十一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上,國際銀行業聯合會(IBFed)總裁海德薇格·挪倫斯表示,我們講到系統性風險,其實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在金融服務提供的時候需要注意的要點,大家可能都聽過Libra是臉書推廣的跨國界,無國界的數字貨幣,如果Facebook實施了Libra將會改變格局,所以有些人覺得運用這個不太可能。[2019/11/14]
所以,金融行業嘗試區塊鏈技術,更多的是通過與廠商技術團隊成立聯合實驗室、或者進行PoC測試的方式來展開的,確認技術的細節和風險情況后,才可能在邊緣的業務中開始小范圍的嘗試。比如大家經常聽到的場景可能更多的集中在票據、信用證、征信、供應鏈金融等領域,而這些業務領域其實通常來講都不是銀行真正核心的業務,涉及的IT系統也不是真正的核心系統。
證券時報:說區塊鏈“施壓”銀行業為時尚早:今日早間證券時報發布文章稱,以區塊鏈技術在銀行跨境交易上的應用為例,它對金融機構來說是一個窗口期,但對金融機構的運營效益提升和實際收益的作用,可能是一把“雙刃劍”。所以,現在談論區塊鏈“施壓”銀行業,我們認為為時尚早。從國內銀行業人士的反饋來看,當前區塊鏈節約基礎設備的效果還并不明顯,它更多是降低多方合作的整體成本,尤其是信用成本和交易成本。而這些成本的降低,往往需要先行增加IT成本為代價。也正因此,區塊鏈技術目前還主要集中于銀行非核心業務應用,銀行業并不擔心區塊鏈會“顛覆”整個金融業。區塊鏈金融在國內資產證券化、保險、供應鏈金融、資產托管、貿易融資、權交易收割、銀團貸款等場景上的應用,盡管目前還有待規模化和進一步完善,但是不難想象,未來一旦進入實際應用階段,對銀行業的影響必然也是喜憂參半。畢竟,一些發達國家或地區,區塊鏈在金融行業的應用經驗和案例,對國內金融機構而言,就是一個個活生生的試驗品。[2018/4/19]
對現有銀行業IT生態的侵入威脅
區塊鏈這種技術對金融行業的業務和技術的侵入性都比較大,如果銀行一旦準備大規模的使用區塊鏈技術,那么這個區塊鏈的技術平臺將成為與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平臺具有同等地位和重要作用的底層平臺,牽涉到很多相關系統的改造,從工程化的角度是個大的工程,勢必具有更大的難度,需要更長的周期。而這種級別的技術落地過程,通常在銀行業來講至少需要3~5年的時間,而且還有一個重要的前提,這種新技術一定是成熟的、經過了實踐檢驗的技術。
目前看,區塊鏈技術既不成熟,也沒有經歷過太多的實踐檢驗,所以銀行業沒有大規模的使用這種新技術,也并不是對其有什么偏見,一切看起來所謂的排斥都是正常的,套用一句比較時髦的話,那就是”欲戴王冠,必先自承其重“,這個世界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也不會有什么能夠輕松得來的愛,能夠輕松得到的東西,往往是沒有價值的。對于區塊鏈行業來說好好鉆研技術尋找落地機會,比一廂情愿的要求別人接受自己,可能更實際的多。
盈利導向決定了技術選擇的標準
銀行作為商業機構,它是必須想盡辦法去實現盈利目標的,所以銀行在做技術選擇的時候,更傾向于于選擇能夠改進其盈利能力的技術,而技術本身的先進性并不是最重要的衡量因素,技術的先進性是為了盈利目標服務的手段之一,還不是全部。說白了,銀行選擇的技術都是能給它帶來直接的收益的,要么能開源、要么能節流、要么能提升效率。
至于公鏈技術雖然是區塊鏈行業目前相對成熟、落地場景眾多的領域之一,但是其過于開放和平權化,對于銀行業的IT規劃來說,至少現在來看它還不是必選項,甚至連可選項都不是。在這方面,云計算就是先例,公有云在銀行業也用得很少,大部分銀行選擇的還是私有云產品。表面看是風險偏好的結果,但是實際上這也是銀行業為了保障盈利的所做的選擇,任何風險一旦兌現,都可能嚴重影響銀行的利潤水平,甚至會導致破產。比如數據泄露/丟失,造成擠兌,就很可能導致銀行破產,這種例子在國外就出現過。
區塊鏈技術在銀行業想要大規模的落地,其實要走的路還很漫長,這里技術的問題其實相對來說更好解決一些,而一系列與銀行業務整合的保障措施才是關鍵,只有解決了銀行業客戶的后顧之憂,才能讓銀行放心的選擇這種技術,并在銀行業的發展中釋放巨大的力量。
另外,在業務導向的今天,與其削尖腦袋想去“改造/優化/顛覆”銀行業現有的生態是非常困難的,甚至是沒有出路的,而圍繞區塊鏈技術構造新的業務和生態體系反而還更有機會一些。因為這種方式下,能夠給銀行開辟新的盈利領域,又與現在的業務隔離程度較高,避免過多的侵入銀行業現有的IT架構,可以很大程度上的打消銀行的顧慮,不失為一種比較穩妥和可行的選擇。
Tags:區塊鏈LIBLIBRABOOK區塊鏈的四大核心技術Equilibriumlibra幣多少錢一個NFTBooks
周一發表在《金融分析師期刊》的一篇論文對比特幣市場中的套利空間進行了研究。 該論文利用2013年2月至2018年4月全球六大加密交易所的比特幣價格數據對比特幣市場之間的套利價差進行了分析.
1900/1/1 0:00:002019年可以說是衍生品交易元年,實現了月交易量從幾十億到上百億的跨越。全年衍生品交易所達到3萬億美元,日均85億美元。不過,衍生品交易量僅為現貨交易量的20%.
1900/1/1 0:00:00編者注:原標題為《ETH2.0將創造經濟轉變的七個理由》前言:本文提到了ETH2.0驅動ETH變化的7個理由,本文完全是以一種樂觀的方式敘述ETH發展的前景.
1900/1/1 0:00:00來源:人民網 2020年突如其來的一場新冠肺炎疫情,給傳統產業帶來沖擊的同時,也為數字經濟新業態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引發了人們對數字貨幣的普遍關注.
1900/1/1 0:00:00作者:羅滔 2020年1月發布的歐盟第五反洗錢指令震動了歐洲加密貨幣行業。荷蘭則在新規基礎上施加了更嚴格的解釋,加大了加密貨幣公司的合規壓力,小規模企業的擠出效應凸顯.
1900/1/1 0:00:00真本聰手記:每次精選5篇加密貨幣最新優質文章,今天內容包括:1、LongHash:如何看待比特幣的價格波動?2、MulticoinCapital:論DeFi協議的分叉3、治理、責任和競爭4、Ou.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