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交易所 以太坊交易所
Ctrl+D 以太坊交易所
ads
首頁 > AAVE > Info

比特幣在歷史中的時點,為什么模仿比特幣的”偽金幣“都必將走向歸零_區塊鏈:EPAY價格

Author:

Time:1900/1/1 0:00:00

26號,中國另一家比特幣礦機公司億邦國際在美股上市了,可惜上市首日即破發,而同期的嘉楠科技已于發行價跌超80%。全球三大礦機公司,除去比特大陸還在內斗以外,剩余兩家已經無一例外的折乾了。

還有多少礦池可以熬過2020年剩余的6個月,還是一個未知數。目前已經有超過1850萬枚比特幣被挖出來了,到2032年,99%的比特幣都將被挖完。資本市場正在對礦機的故事保持懷疑的態度。

以億邦國際為例,因為疫情的緣故,今年以來礦機銷售確實有點慘不忍睹。據其2020年第一季度未經審計的財務業績數據,截至2020年3月31日凈虧損250萬美元,相較于2019年第一季度的60萬美元,虧損繼續擴大。

就像我之前文章所述,留給礦機的時間不多了。對于華爾街的莊家來說,2020年注定不會讓比特幣暴漲,而會一直寬幅震蕩洗盤。大家都知道,像灰度投資這樣的明牌機構持有比特幣的比例正在提升。2020年以來,其GBTC管理的比特幣已經上升至38萬枚。雖然我們討論比特幣持倉集中化還為時尚早,但是我預估在今年的年底以前,我們會有一個清晰的輪廓,看到具體的機構數量,以及巨鯨的增加。這將為2021年比特幣的暴漲寫下一個注腳。

而下半年,華爾街的目標就是礦池,每一場游戲都需要有具體的規則制定者與不同的參與方,這樣才能夠使得游戲可以延續。對于礦機長遠的股價我倒不是很擔心,畢竟比特幣是一定會漲起來的,只是游戲的把關人已經不再屬于礦機公司。

就在本周初萊特幣的創始人李啟威發表了言論,認為今年底到明年會出現比特幣大牛市,不知道是不是剛看了凱氏物語半年前的文章。其實我關心的并不是牛市,而是今天我們所處的時代,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時點。思考清楚這個脈絡會對我們理順區塊鏈發展的脈絡有非常好的參考價值。

關于區塊鏈發展的時間點,萬向集團的董事長早在2018年就發表過一個言論,說2017年區塊鏈泡沫的爆破就是類似于2000年科技股泡沫爆破,也就是今天的時間點,大致在互聯網發展的2003年左右。

Devere Group CEO:正在逢低買入比特幣:金色財經報道,金融咨詢和資產管理公司 Devere Group 的首席執行官 Nigel Green 已確認他正在下跌中買入比特幣。在本周發布的一篇博客文章中,這位高管概述了他在加密市場拋售中購買更多比特幣的各種原因。一個原因是鯨魚是大量加密貨幣的投資者,他們持有足夠的資產,有可能改變貨幣估值。最近幾周,鯨魚一直在拋售,這會降低市場價格,因為其他人會受到驚嚇和恐慌性拋售。我感覺到他們正準備在未來幾周內采取行動購買和補充他們的資產。他補充說:像許多大公司、金融機構、政府、著名大學和家喻戶曉的投資傳奇一樣,我相信數字貨幣是貨幣不可避免的未來。在我們日益技術驅動的全球化世界中,持有數字、無國界、去中心化的貨幣是有意義的,”格林認為。“此外,采用和需求一直在增加,而與此同時,供應卻在減少。(news.bitcoin)[2022/9/11 13:22:22]

而阿里巴巴的執行副總裁曾鳴,則在本月初發表了一個觀點,從他個人的直覺上來說現在處于區塊鏈的1990年左右。在其核心討論中認為現在區塊鏈中還沒有任何應用擁有達到千萬或者上億級別的用戶。

比較坦誠的說,我認為這兩個觀點都迷失在了自己的時代中,缺了點兒意思。當然,真相如何,只有若干年過后,大家再回頭來看這個時間點才能夠有一個比較長足的判斷。

在說出我的結論之前,我想讓大家再重新回顧一下2000年科技股發生泡沫的過程。2000年3月10日,納斯達克指數達到階段性頂點5132點,之后,其用了16年才重新回到這一個數字。

這個時候,敏感的上市公司高管以及資本家已經聽到了玻璃出現裂痕的聲音,所以大量開始減持自己手中的股票,同時間,政府發現科技股上市公司財政報告已經虛假到了極點,嚴重程度遠遠超過了今天我們聽說的瑞幸咖啡。最終造成崩盤的槍響來自于一個典型的政府判決——2000年4月3日美國宣判微軟事實形成壟斷,微軟創下當日股市最大跌幅,該事件作為引爆點,直接戳破了2000年整個科技股泡沫爆破。納斯達克指數一年時間下跌60%。

比特幣全網未確認交易數量為51931筆:金色財經消息,BTC.com數據顯示,目前比特幣全網未確認交易數量為51931筆,全網算力為223.66 EH/s,24小時交易速率為3.21交易/秒,目前全網難度為31.25 T,預測下次難度上調0.91%至31.53 T,距離調整還剩12天7小時。[2022/5/13 3:12:06]

科技股泡沫的早期要源于本輪康波經濟周期的復蘇起點,美國傳統型產業逐漸式微,被歐洲與日本趕超。而由電腦形成的新生產力正在逐步成型,在這個階段形成了本輪康波周期的核心技術雛形:信息互聯網。一個新的概念誕生了,其硬件基礎設施也在上世紀70年代出現。

另一方面,美國經歷了1987年史上最大的房地產泡沫爆破,從1989年開始了一輪三年的降息周期,開始為經濟提供了流動性。第一輪降息潮在92年結束了,經濟開始復蘇,這個階段,流動性大量進入了實體經濟。但是顯然沒有進入資本市場,因為在這個階段,全世界人都沒有看到互聯網的樣子,就好像空中樓閣,每個人在討論的都是腦海中無法想象的東西。畢竟,這是需要有穿越時代的能力。

沒有人能說明白互聯網到底可以用來干嘛,然而第二輪降息潮明顯開始對市場形成了沖擊,因為正是在這個階段,互聯網最早期的殺手級應用誕生了,這個產品就是瀏覽器。93年誕生的網景瀏覽器終于讓所有人明白了一件事情,原來互聯網可以用來瀏覽網頁。

人性如山岳般古老,亙古不變。絕大多數人無法穿越時代,是因為絕大多數成年人的思維會被已然看到的圖形、畫面固定,而無法跳出可以觸摸的物體,憑想象力看到未來模糊的痕跡。互聯網到底是什么?每個人都想要真相,但是真相永遠是相對的,這就變成了你給予我一個具體的事物,這個物體通過我的五官形成了通感。之后就會形成慣性,只要提到一個詞語,就會從你腦海中蹦出畫面。

所以90年代初,大家觸摸到了臺式電腦。這個東西是確定的,然后通過電腦打開瀏覽器能看到網頁,這個記憶就被刻畫到了你的頭腦里。但是打開網頁以后是什么,在那個時候,沒有人知道,沒有人能想象到。直到1995年出現了門戶新聞網站,打開了.com浪潮。這個時間點,也正是第二次美聯儲降息潮的結束。

1995年-1998年第三次降息潮,尤其是1998年下半年以后,美股尤其是科技股開始了瘋狂的上漲。從1998年8月到2000年2月美股從1500點一路漲到4700點。直到1999年中美聯儲開啟了為期一年的加息周期,市場反應滯后于貨幣調節周期。

Celsius Network創始人:此次牛市中人們已了解比特幣:金色財經報道,加密借貸平臺Celsius Network的創始人Alex Mashinsky表示:“2017年充斥著炒作以及首次加入的用戶因FOMO(害怕錯過)而爭相追趕比特幣,而這一次情況不同。根據谷歌趨勢數據,現在幾乎沒有人在搜索BTC。這表明每個人都知道它是什么或在哪里購買。”[2020/12/4 23:03:20]

2000年7月短期美債收益率開始攀升。8月納指到達次高峰,同期聯邦基金目標利率達到高點,美債收益率短期相對長期嚴重倒掛,三個月短期美債收益率比十年期收益率高約5800個基點,短期資金極度緊缺,流動性快速降低,之后美股迎來了漫長的下跌。

今天我們看2000年科技股泡沫爆破,實際上伴隨著三個重要的標志:超寬裕的貨幣流動性緊縮,互聯網認知加速普及以及最具代表性企業的長期利空事件。而恰恰這三個事件在2017年,一件都沒有出現。

2017年的比特幣暴漲實質上與各個國家,尤其是中美兩國的貨幣流動性沒有任何的相關性,這一點在2017年的中美兩國貨幣政策中就可看出。而沖擊市場的拐點來自于94事件,政策性的在某一段時間造成了市場的資金真空,隨后由資金快速的拉升帶動了整體市場情緒。

而其后出現的OTC市場以及Usdt穩定幣,適時填補了市場的真空,讓已經出現的市場情緒找到了宣泄口。進而在最高點之前的三周出現暴漲,比特幣價格翻了一倍。這個資金完全是由場內資金來決定的,與法幣流動性毫無相關性。就像我之前數篇文章所述:

最終決定17年比特幣開啟暴跌的原因是短期人口增量達到極限以及場內資金大幅獲利了結。

期間并無任何的標志性項目長期利空出現,而普通老百姓對區塊鏈的認知也遠沒有達到2000年科技股的狀態。大家可是要知道,2000年以前,雅虎網易新浪搜狐就已經是常態了。雖然同樣的出現了大量的故事,包裝項目,擊鼓傳花游戲,但是這個感知量級與2017年的區塊鏈差距不是一星半點。簡單的說,2017年就是不合規賭場清算賭徒而已。所以大部分人只是被表象所蒙蔽,遠遠沒有思考清楚市場的本質。

動態 | USDT占比特幣交易交易比重為69.63%:據cryptocompare數據顯示,目前比特幣交易情況按照交易幣種排名,排在第一的是USDT,占比為69.63%;排在第二的是QC,占比為7.64%;排在第三的是美元,占比為6.71%;排在第四的是日元,占比為5.14%;排在第五的是HUSD,占比為2.22%。[2019/12/15]

我認為,2017年-2018年比特幣牛熊轉換的核心在于互聯網流量的結束以及區塊鏈流量開啟,可能很多人沒有理解這個“開啟”是怎么造成了暴跌,“開啟”意味著用戶的劇烈迭代,又因為區塊鏈與數字貨幣的強關聯性,導致在用戶的斷層期間,會帶來區塊鏈的經濟周期進入牛熊轉換。

那么回到曾鳴關于1990年的講法上,我可能有一個疑問,區塊鏈真的還沒有形成上千萬甚至上億的應用嗎?早在2017年比特幣就形成了數千萬的地址,以太坊剛剛過千萬,全世界參與區塊鏈投資的人數達到2000萬。今天更是遠遠不止這個量級,比特幣持幣地址過億,全球參與投資的人超過了4000萬。

區塊鏈的早期殺手級應用就是錢包。錢包的用戶數早已遠超千萬級別。更別提同一個用戶持有多個錢包地址,這并不是刷量,而恰恰是“需求”。

17年誕生的錢包應用可以類比的就是93年互聯網誕生的網景瀏覽器,是瀏覽器打開了信息互聯網的信息交互之門。而區塊鏈的核心價值就是“分布式數據”,也正因如此,才需要出現數字貨幣的形式來承載這一價值,而貨幣的載體,恰恰就是錢包。

如果我們回顧微軟的發展,就會發現,1985年出現的產品是基于DOS系統誕生的,還遠不能算是一個操作系統,直到90年,windows操作系統才成形,開始內置應用程序,諸如文件管理器、紙牌游戲、紅心大戰等。93年才進入現代計算機時代,95年IE瀏覽器被整合進windows操作系統。

而以太坊作為區塊鏈里的操作系統,其實也經歷了17年ERC20作為智能合約的早期使用場景,cryptokitty以太貓作為游戲代表的時代。無論是互聯網時代還是移動互聯網時代,還是區塊鏈時代,底層系統實際上都伴隨著三樣事物的發展而逐步爆發:殺手應用、游戲以及工具。這一點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在應用系統上對應的就變成了應用商店、游戲以及工具。

動態 | USDT占比特幣交易比重約75%:據cryptocompare數據顯示,目前比特幣交易情況按照交易幣種排名,排在第一的是USDT,占比為75.02%;排在第二的是美元,占比為10.75%;排在第三的是QC,占比為3.99%;排在第四的是歐元,占比為2.41%;排在第五的是日元,占比為2.32%。[2019/5/24]

本質上,不論是互聯網還是區塊鏈,其發展都必然伴隨著硬件設備迭代,交互系統升級以及數據狀態升級三者的演進過程。

?基于DOS系統誕生了windows的雛形跟基于PoW工作量證明誕生了以太坊的第一階段本質上并沒有不同,而最終以太坊在19年開啟從PoW過渡到PoS狀態,出現分布式數據資產的早期工具雛形——DeFi,跟迭代出這個時期的win95,是可以大致類比的。

我個人認為2020年的區塊鏈就是1996年的互聯網時代,我們離大崩盤還有4年左右的時間。

這一系列的大崩盤很有可能伴隨的歷史性事件是美聯儲史無前例的大放水終結,數字黃金法案以及全球參與數字貨幣投資的用戶超過3.5億人。這個用戶數量有兩個維度來確定,一個是全世界各類投資市場的用戶基數,而另一個就是2000年科技股泡沫爆破的時候全世界互聯網用戶數超過4億,而就在1998年,這個數字仍然為2億。這個過程伴隨著2021年可能到來的比特幣牛市帶來的人口增量過程有極高的吻合性。

但是我們需要注意的是,區塊鏈發展的時間表與互聯網又有具體的差異點。信息互聯網作為本輪康波經濟周期的核心科技,2000年科技股泡沫崩盤伴隨的是繁榮頂點的到來,幾乎所有今天的互聯網巨頭都是在2000年左右誕生的。

而基于現在區塊鏈的發展,卻是在康波經濟周期的蕭條周期發生可能即將出現的大崩盤。這一差異的原因我認為與下一輪康波周期的主題有極強的相關性,就是科技金融。“共識”這一個詞其實早于區塊鏈與比特幣就已經出現在互聯網時代,只是在互聯網階段這個概念并不叫這個詞語而已。

早在1999年,全球最早的科技金融產品PayPal就已經誕生,就是今天大家所熟悉的伊隆馬斯克創辦的。在創立初期就以為用戶提供終身免費服務而著稱。其最初的盈利模式是依靠用戶資金沉淀產生的利息,但本身科技金融產品誕生的目的就是為了加快資金效率同時降低資金成本。

正因如此,用戶資金流轉率非常的高,以致于無法沉淀下來產生利息,之后PayPal的盈利模式改為向B端用戶收取手續費才開始大規模盈利,直到2002年在納斯達克上市。資本市場給企業股票進行估值定價常用的方式就是市盈率。但是PayPal卻常常高于市場平均市盈率,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市場溢價都顯著高于其他行業股票。

即使面對同類競爭產品,PayPal的估值也明顯更高,直到ApplyPay出現以后。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了投資者對其長期形成了“溢價”?其實華爾街資本在計算PayPal估值的時候都會額外計算一個數值,就是用戶基礎*裂變系數。為什么需要這個額外的數值?

因為所有的科技金融產品都會形成”習慣性壁壘“。所以只要市場形成規模,就會自發裂變,直到新基礎設施的科技金融產品誕生。

日本在非常早期的階段就誕生了西瓜卡,直到今天為止,蘋果的ApplePay想要進入日本市場都需要讓用戶將西瓜卡進行綁定。而香港人長期使用的就是八達通,即使大陸出現了更為便利的微信支付與支付寶支付,依然難以在香港市場大規模展開。而對歐美用戶來說,即使出現了PayPal這樣的便利性科技金融產品,在2000年科技股泡沫階段已經有68%的美國人使用互聯網的情況下,依然很長一段時間里,大部分人更愿意使用信用卡進行支付。

但是中國大陸卻在各地有公交卡,諸如廣東就有類似香港八達通功能的粵通卡、信用卡等一系列金融支付手段的前提下,被微信支付與支付寶支付顛覆性形成了這個階段的全民”習慣性壁壘“。

核心原因有兩個,一個是因為中國過去改革開放的30年是伴隨著金融制度逐步逐步完善的過程,而相反發達國家與地區諸如歐美日本與香港的金融政策與制度已經非常完善。完善意味著法律過程將極其嚴謹,與之伴隨的是嚴厲的懲罰措施,從而令到試錯成本變得極其高昂,反而抑制了市場誕生新的金融工具。

另一方面就是金融體制完善的過程恰好伴隨的是中國互聯網發奮圖強,從學習美國硅谷到引領全球互聯網潮流的轉變,由社交工具微信與消費平臺淘寶帶動了大量的早期用戶進行基礎裂變,迅速占領了國人的心智。

但是到目前為止,中國的金融制度也依然在健全的過程中,而全球互聯網發展也走向了瓶頸,從而轉向了產業互聯網,區塊鏈的崛起恰逢其時,所以從公開數據上來看,中國的用戶數量明顯是高于絕大多數國家的,基于大陸政府對數字貨幣合法性的灰色地帶,我有理由相信實際用戶數應該全球排名第一。金融支付手段一旦形成了習慣性壁壘就非常容易沉淀下來。

互聯網產品的”習慣性壁壘“就是今天區塊鏈公鏈里的用戶”共識“。這就是為什么凡是模仿比特幣的”偽金幣“都必將走向歸零,模仿以太坊的”偽銀幣“也終將走向歸零。

”習慣性壁壘“一旦形成,金融支付手段將難以改變,直到出現新的基礎設施。而區塊鏈作為下一輪康波經濟周期的核心技術——科技金融將統領未來50年人類走向,”共識“的基礎超越了國界線。我們從來沒有聽說過有中國的比特幣、美國的比特幣、歐洲的比特幣,但是在互聯網產品里即使是同一個應用場景也會因為不同的國家而有不同,比如中國用微信,美國用what’sapp,日本用Line,韓國用kakaotalk。

但是這一點在加密軟件上有非常明顯的差異性,比如加密聊天軟件,即使是互聯網產品,全球幾乎通用telegram、signal。很大程度是因為個人數據作為一種資產最大限度受到了保護,雖然沒有產生資產兌換手段,但是依然表現出了類似科技金融的”習慣性壁壘“屬性。

基于以上的判斷,我有理由相信下一個誕生世界級”習慣性壁壘“的區塊鏈項目來自于中國。畢竟”法律提及的都不能做,法律沒有提及的都能做。”個體承擔試錯結果,包括一切有可能的巨大風險,而由全民享有成功碩果。從集體利益上來看,是性價比極高的。

在2013年全世界誕生了超過1000種數字貨幣,這個數字在2017年是1萬。到區塊鏈世界的“2000年科技股泡沫爆破”可能這個數字將達到10萬,但是可能不是以今天大家以為的形式出現。

在區塊鏈的世界里,Dapp更加類似于小程序的存在,是基于底層應用系統的超巨大長尾網絡。底層應用系統形成絕對“壟斷”的“習慣性壁壘”,而基于其產生的10萬Dapp分別作為各類應用場景的分布式數據資產的承載者而爆發,這很可能是4年后的巨大泡沫場景。

這樣的底層應用系統產生的工具必然是簡單直接,極易使用。2000年科技股泡沫也是同樣的道理,只要注冊一個域名就可以開啟擊鼓傳花的游戲。但17年的ERC20顯然不是這樣的場景,即使有無數的故事出現,許多互聯網創業者對理解這樣的過程依然有十萬八千里遙遠。

毫無疑問,曾鳴有一句話講對了,區塊鏈是一場長跑,而非短跑。

現階段的區塊鏈非常適合長期創業者,必須要熬過長期的黑暗,探索出區塊鏈未來發展的真理,帶來新的“范式”,產生價值,成為基礎設施,進而帶來巨大的Dapp生態爆發。從而帶動更多用戶從互聯網進入區塊鏈世界。

誠如我前文所述,4年以后有可能出現的大崩盤將會極大的考驗所有的區塊鏈項目,而存活下來的,將成為下一個時代的全球頂級巨頭。未來在區塊鏈世界不會存在美國的”FANNG”,或者中國的“BAT”。因為“習慣性壁壘”的緣故,頭部的數字貨幣可能就是“BEHUD”:BTC,ETH,HYN,USDT,DCEP。

而“新美大”可能就是IPFS,尚未出現的分布式影像協議以及分布式聲音協議。后兩者將基于網絡速度的提升,智能硬件設備的迭代以及區塊鏈底層基礎設施的進一步完善而誕生。這個時間點可能在2026年以后。到2030年左右的時間點,我預估將有超過10億Dapp誕生。之后,區塊鏈將進入下一輪大爆發。從未來回望歷史,人類將會記住今天這一刻。

比特幣正在大蕭條前夜準備綻露頭角。

Tags:區塊鏈比特幣科技股PAY區塊鏈域名如何注冊比特幣行情分析及最新消息今天EPAY價格

AAVE
3.12暴跌之后,加密貨幣市場都發生了哪些變化?_BTC:BCH

3月12日,加密貨幣市場經歷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崩盤之一,許多資產在不到24小時內下跌了50%以上。三個多月后的現在,市場出現了轉機和復蘇跡象.

1900/1/1 0:00:00
杭州國際區塊鏈周丨圓桌對話:礦工需要什么樣的金融產品?誰來引領礦業新浪潮?_以太坊:區塊鏈存證怎么操作

7月5日,由杭州市余杭區政府指導,杭州未來科技城管委會、巴比特主辦的“2020杭州區塊鏈國際周”正式開幕,來自世界各地的行業大咖、互聯網大廠、創新企業、投資機構、學術機構、主流媒體將齊聚亮相.

1900/1/1 0:00:00
觀點|為什么 COMP 會讓人聯想起 FCoin 呢?_UND:COMP

業內對DeFi平臺“Compound”的反應大致有兩種:興奮和擔憂。這兩種完全相反的狀態同時存在。Compound代幣COMP在Uniswap上線,成了這場爭議的*****.

1900/1/1 0:00:00
StarkEx解讀:自主托管型方案,是加密交易的未來嗎?_ARK:Polkamarkets

本文來源:金色財經,原題《金色薦讀|StarkEx:加密交易的未來》 作者:Maxwell 按:2020年6月4日.

1900/1/1 0:00:00
觀點 | 多空持倉比在數字資產量化交易中的應用初探_LSP:LSP價格

引言 為了讓用戶掌握更多的市場信息,多家交易所上線了合約大數據產品,包括多空持倉比、未平倉量、合約基差等與合約市場息息相關的數據.

1900/1/1 0:00:00
600+開發者告訴你為什么Web3.0需要IPFS和Filecoin?_WEB3:WEB

來源:IPFS原力區編譯原文鏈接:https://medium.com/fluence-network/decentralized-web-developer-report-2020-5b41a.

1900/1/1 0:00:00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