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交易所 以太坊交易所
Ctrl+D 以太坊交易所
ads
首頁 > XRP > Info

2030展望:區塊鏈、AI、商業航天的未來十年_區塊鏈:區塊鏈可以看著是什么

Author:

Time:1900/1/1 0:00:00

在推動社會變革的層面上,科技正在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展望下一個十年,區塊鏈、人工智能和商業航天是影響最為突出的前沿科技。

區塊鏈成功解決了人們對“信任”問題的焦慮,將成為金融基礎設施的核心技術;隨著人工智能算力算法的發展,以及AR/VR/腦機接口等下一代人機交互方式的逐漸成熟,一個虛實共生的數字化社會將會逐步建立;商業航天將顛覆通信、交通、旅游業,并助力人類實現火星移民。

人們通常傾向于低估新技術的長期影響,往往開闊暢想才能更接近現實。今天,我們帶您深入探討面向2030年的科技行業投資機會。

區塊鏈

區塊鏈發展歷程

2008年11月,以中本聰為化名的作者發表《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首次提出了比特幣的概念。十年間,加密貨幣市場上比特幣、以太幣、瑞波幣等相繼出現,礦機、礦工、礦池等產業鏈逐步成型,交易規模不斷擴大。隨后為了既保持區塊鏈技術匿名性、去中心化等特點,又能克服加密貨幣相對法幣波動大的問題,穩定幣應運而生。2019年,Facebook在結合了穩定幣技術和其龐大的用戶基礎推出了Libra,刺激了各國加快對央行數字貨幣的探索進程。未來十年,區塊鏈技術的應用不止局限于加密資產行業,其一方面會以以太坊為重要資產載體,衍生出更多的生態;另一方面在完善金融基礎設施建設情況下加深平臺的搭建和應用場景的拓展,最終形成萬物互鏈的生態系統。

區塊鏈可以分為由開源社區主導的公有鏈,及大型IT或金融企業主導的聯盟鏈。公有鏈應用以比特幣為代表已經全面鋪開,完全去中心化,任何人無需授權即可訪問,節點自由出入網絡,典型代表有比特幣和以太坊。但由于公有鏈模型復雜,交易承載規模小,延遲性大,一般適用于虛擬貨幣、互聯網金融等應用場景。聯盟鏈有望實現場景落地。聯盟鏈需要特定節點參與和交易,可實現部分去中心化。因為整個鏈規模較小、權限易控制、效率高、承載交易規模較大,一般適用于銀行間轉賬、證券交易所清結算、企業溯源和監控審計等。典型代表有R3區塊鏈聯盟、超級賬本等,是目前金融、公共服務、供應鏈領域與區塊鏈結合的首選類型。

到現在,區塊鏈技術已經不僅局限于虛擬資產,其在清結算、支付、電子發票、供應鏈金融、電子發票、貿易融資等領域開始發揮積極的作用。

圖|區塊鏈分鏈應用場景、來源:華泰研究

區塊鏈:數字資產已成為不可忽視的資產類別

以比特幣為代表的數字資產一直保持顯著增長

2009年出現的比特幣將區塊鏈技術推向公眾視野,隨著加密資產市場活躍,以太幣、狗狗幣、瑞波幣等相繼涌現,同時拉動礦機、礦工、礦池等產業鏈的逐步形成。

盡管近期比特幣價格有所下跌,但據歐易OKEx統計,其市值占到了黃金市值的10%,已經成為全球重要的資產類別。根據Coinmarketcap數據顯示,1Q21加密貨幣總市值已突破2萬億美元。與此同時,全球領先的加密貨幣交易所Coinbase用戶數量也在進一步增加,賬戶數量從2013年的50萬個增加到1Q21約5600萬個,1Q21營收達18億美元,其增速顯著超過市場預期。

圖|Coinbase驗證用戶數、來源:華泰研究

傳統投資人積極投資比特幣資產

數字資產投資熱度不減,交易接口開放降低投資門檻。從區塊鏈投融資角度來看,數字貨幣仍然是資本重要的投資領域。近年來多個數字資產的新金融產品和渠道出現,為投資者提供了入場的便捷性和合規性。例如,2013年由灰度成立的市場上首只比特幣信托基金,通過合規的基金運作方式為投資者服務,二級市場交易不受限制,降低投資人的門檻,也緩解了投資人對加密資產存儲、安全等問題的擔心。與此同時,PayPal、Robinhood等也通過與加密資產經紀商合作開放交易接口的方式吸引投資人投資數字資產。

圖|數字資產入場渠道商業圖景、來源:華泰研究

各國央行積極研發數字貨幣,中國率先試運行

全球數字貨幣三足鼎立格局初步形成。在各種加密資產中,穩定幣保留了簡單的加密貨幣結算過程和強大的匿名性的優點,并避免了加密貨幣的波動性風險,價格維持相對穩定。我們認為,穩定幣將成為加密資產行業的主要價值規模和主流支付工具。

中國央行數字貨幣進程處于全球領先局面

我國關于央行數字貨幣理論的探討和框架建立在2014年左右已經開始,2016年相關技術陸續完善,2019年開始進入加速落地階段。2020年1月10日,中國央行官方公眾號表示,已經基本完成法定數字貨幣頂層設計、標準制定、功能研發、聯調測試等工作。4月起,我國DC/EP已陸續在深圳、蘇州、雄安、成都及未來的冬奧場景進行內部封閉試點測試。隨著央行數字貨幣的快速推進,我國有望成為首發央行數字貨幣的主要經濟體。

報告:到2030年全球區塊鏈游戲市場規模預計將超過3000億美元:金色財經報道,據ResearchAndMarkets報告稱,到2030年全球區塊鏈游戲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3015.3億美元,2023年至2030年的復合年增長率為68.3%。[2023/5/30 9:49:32]

圖|中國M0和M0/M1、來源:華泰研究

數字貨幣的出現更適應無現金社會的發展,重塑支付格局。長期以來,中央銀行貨幣在公共市場流通都是以實物現金的方式。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和第三方支付興起,同時疫情也對無接觸服務提出更多的要求,實物現金的使用率不斷降低。根據Wind數據顯示,中國M0/M1的比例從2013年18%下降到2020年的13%,部分北歐國家的M0/M1甚至降到了5%以下。由于CBDC具有高于商業銀行和第三方支付機構的信用等級,也考慮到實物現金發行、運輸、流通、管理等諸多成本,我們認為CBDC可能會打破支付領域的行業壟斷,重塑支付競爭格局。

區塊鏈:未來十年發展

發展1:產品矩陣日益豐富

以太坊正在成為重要資產載體,鏈上穩定幣、比特幣市值持續增加。從2015年以太坊啟動到2020年以太坊2.0上線,歷經5年發展,以太坊已然成為最重要的區塊鏈基礎設施之一。

圖|以太坊主要發展歷程及歷史價格、來源:華泰研究

由于以太坊網絡的安全性、便利性以及豐富的DApp生態,用戶開始將資產轉移至以太坊上,例如使用基于以太坊的穩定幣、將比特幣抵押至以太坊網絡換取相應的ERC-20比特幣等。從規模上看,目前以太坊總市值約為3000億美元,相較于2016年增長超5000倍,成為很多重要資產的載體。從應用類型來看,以太坊從原來在、高風險領域的使用逐漸過渡到以金融、交易、安全領域,其生態向更趨向有價值的方向。

圖|金融、交易所應用占比提升,逐步取代、高風險行業應用占比、來源:華泰研究

DeFi生態成長,以貨幣、銀行、保險等為代表的傳統金融形態形成。中心化金融是指使用去中心化基礎設施構建的借貸和交易等金融服務,具有中心化、無需許可、開放等特征,兼具更低費用與更高安全性。相比傳統金融依靠中介,DeFi通過區塊鏈協議和DApp為用戶自動提供各種服務,極大提供了便利。目前DeFi生態已涵蓋貨幣、銀行、保險、支付、資管等多種傳統金融形態,鎖倉規模超過百億美元。

數字圈新興概念NFT進入視野,或將在認證領域發揮作用。自NFT首次在2017年以以太貓的形式進入大眾視野后,如今,高性能區塊鏈和layer2解決方案不斷涌現,各種擴容方案使高吞吐量DApp變成現實,藏家和藝術家的目光又重新回到了NFT領域,被NFT唯一認證后的新奇作品多次以意想不到高價被拍賣。我們認為,雖然NFT代表現實世界的資產仍處于早期探索階段,但其本身蘊含巨大應用潛力,未來可以在房地產、證書、文件等領域將實物資產以通證形式表示,實現信息透明并在鏈上自動執行交易。

圖|NFT高價拍賣樣品、來源:華泰研究

發展2:有望成為金融下一代基礎設施的核心技術

區塊鏈將作為多業務底層技術,賦能金融領域。目前區塊鏈作為底層技術被廣泛應用于加密數字資產、央行數字貨幣、支付清結算系統、證券交易平臺、貿易融資平臺等。我國在十四五規劃中指出,未來區塊鏈發展將以聯盟鏈為重點發展區塊鏈服務平臺和金融科技、供應鏈管理、政務服務等領域應用。

圖|區塊鏈將助力金融行業基礎設施建設、來源:華泰研究

這意味著:區塊鏈的參與者更加豐富,主要以騰訊、阿里、趣鏈科技等企業主導的平臺層的搭建提供智能合約、信息安全、數據服務等產品化服務,和以政府為主導的金融、政務領域區塊鏈基礎設施的構建,二者將在公有鏈基礎上加快聯盟鏈的落地;未來將有更多的金融場景實現上鏈,以多方共享和高頻重復為特點的要素將更頻繁地使用區塊鏈技術:

1)實現多方共享。基于加密技術的區塊鏈將在實現信息共享問題上起推動作用。在跨境支付、跨境貿易融資、供應鏈金融、資產證券化等金融場景下,多需要相互獨立金融機構之間互相協作,區塊鏈能夠明顯降低各方的溝通成本。

報告:全球區塊鏈技術市場規模預計2030將達到690億美元左右:金色財經報道,根據Custom Market Insights發布的市場研究報告,2021年全球區塊鏈技術市場規模和份額收入的需求分析價值約為48億美元,預計2030 將達到690億美元左右,2022年至2030年的復合年增長率為 68%。報告中列出了主要市場參與者及其銷售額、收入和戰略,包括 IBM、AWS、英特爾、Infosys、NTT Data 等。[2022/8/26 12:50:19]

2)適合高頻重復。區塊鏈的智能合約能夠實現業務自動化。因此對于電子支付、交易后清算、監管風控等高頻重復業務非常適合。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發展歷程

過去十年AI產業迎來了歷史上第三波,也是70多年發展中最快速的一波發展。基于深度學習理論,AI在數據的驅動下,在人臉識別、文本翻譯等特定領域已經達到甚至超過人類的準確度,同時擁有遠超人類的效率。芯片的制程升級和代工模式的發展也使得大數據下的AI得以落地。同時AI也在改變互聯網生態后在軟硬件領域拉開帷幕,開始重塑多個領域。總結看,隨著深度學習算法的提出和半導體行業的突破,疊加成功的內容宣傳,過去十年AI從專業的技術理論到產業化落地,再到大眾認知,形成了跨越式的發展。

圖|?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歷程、來源:華泰研究

同時AI也在改變互聯網生態后在軟硬件領域拉開帷幕,開始重塑多個領域。總結看,隨著深度學習算法的提出和半導體行業的突破,疊加成功的內容宣傳,過去十年AI從專業的技術理論到產業化落地,再到大眾認知,形成了跨越式的發展。

人工智能投融資:AI公司逐步登陸資本市場

在一級市場中,全球AI相關的私募股權融資規模不斷提升,2020年總投資合計為679億美元,同比增長40%,且隨行業發展投資愈加集中,形成了明顯的頭部效應。根據賽迪顧問統計,中國AI投資中,天使輪AI投資數量占比從2016年的67%,降至2019年的34%。

圖|?全球AI融資規模、來源:華泰研究

經過多年發展,AI的商業模式也逐漸清晰,AI也受到了投資人青睞,從廣泛投資到更加專注在幾大場景,應用逐漸收縮至機器視覺、自然語言處理、AI平臺、AI芯片等領域。

隨著AI被更廣泛的認知,AI行業迎來了創業潮。在資本市場上獨角獸公司不斷涌現,估值不斷提升。而2020年更開啟了AI公司上市大幕,我們判斷未來A/H/美股AI公司市值的比重將會大幅提升。我國AI行業呈現較高景氣度。已經上市公司中大量行業也在AI浪潮下不斷轉型升級。

圖|英偉達股價變化、來源:華泰研究

在A股和美股二級市場中,人工智能相關公司的市值占比不斷提升,典型代表公司如A股傳統安防龍頭海康威視依靠AI技術實現產品升級和行業突破;美股英偉達依靠GPU產品打造AI芯片算力。兩公司在過去五年股價分別增長了約4倍和18倍。

人工智能:AI未來十年發展

數據,算力,算法,場景作為人工智能四大要素,未來的發展也將在這四方面重塑時代發展。

應用一:算力

AI重塑數據中心和汽車行業

算力的需求主要以AI芯片形式體現,驅動力來自于最為領先的AI算法。過去十年OpenAI測算,全球頭部AI模型訓練算力需求3、4個月翻一番,因此每年頭部訓練模型所需算力增長幅度高達10倍。同時,需求的快速提升疊加摩爾定律,導致算力價格也更加親民。

圖|每1000美元可以買到的算力呈現指數增長、來源:華泰研究

目前數據中心和汽車領域成為最重要的AI算力發展落腳點,以AI芯片的形式落地。其中,AI訓練芯片的廠商全球屈指可數,相關芯片主要以服務器、集群、加速卡等模式用在云端,在邊緣端也將逐漸出現;AI推理芯片門檻相比訓練難度較低,一些優秀的創業公司依靠Fabless模式進入市場。芯片公司可提供專用的人工智能芯片/IP和開發工具:訓練芯片面向數據中心、汽車等行業客戶,也有大量云公司設計自用芯片內部使用;推理芯片部分集成在硬件終端,如手機、攝像頭、汽車、礦機等,部分用于云端提供服務。

服務器和數據中心用的處理器芯片本身就不斷增長,而目前計算仍主要依靠CPU,隨著AI算力需求的提升,數據中心算力呈現多樣化趨勢,主要用于AI計算的GPU或ASIC占比不斷提升。據我們測算,目前全球服務器GPU占據服務器級處理器的市場份額小于20%,預期未來三年CAGR約為25%。

報告:預計到2030年NFT市場規模將達到2120億美元:6月17日消息,Acumen Research and Consulting最近發布報告《2022-2030年NFT市場規模、份額、分析報告和區域預測》。報告稱,2021年,全球NFT市場的規模為160億美元,預計到2030年將達到2120億美元,2022年至2030年期間復合年均增長率(CAGR)為33.7%。(Globenewswire)[2022/6/17 4:34:07]

圖|Intel英偉達、AMD數據源中心收入預測、來源:華泰研究

目前的AI芯片市場中英偉達憑借硬件優勢和軟件生態,市場份額較高。我們判斷:

①算法方面,模型的復雜度不斷提升;

②軟件方面,AI框架的使用越來越集中,因此有大型模型訓練能力的芯片將會更加集中,而軟件工具支持的芯片類別也會更加集中。

但國內其他公司在國產化的大趨勢下也值得關注。這些公司在邊緣計算中心、汽車、IoT等領域的推理市場的機會更大,針對行業定制的推理芯片可能是破局之道。目前,自動駕駛、攝像頭、數字貨幣挖礦等領域已經出現了大量定制推理芯片,未來行業的發展將更為明確。而數據中心訓練市場等的發展需要依靠不斷研發縮小差距。

應用二:算法

NLP、CV感知增強,突破認知時點仍未可知

NLP和CV在過去幾年的發展歷經算法突破,已經從傳統的感知學習深入到感知增強階段:

1)NLP:過去十年NL的算法突破是AI領域最為主要的發展方向之一。2020年7月,OpenAI基于互聯網大量文本數據訓練出擁有1750億參數的AI模型GPT-3,無須進一步訓練即可應用在各類NLP領域。2021年,Google發布了SwitchTransformer模型,將模型參數提升至1.6萬億規模。NLP領域依托大型模型能力,已經在多種新場景中應用。如:網頁搜索、UI設計、自動編程等。

2)CV:過去十年CV領域的算法也不斷升級,如2015年的ResNet、2019的EfficientNet。另外大量算法針對小樣本的推理場景、照片修復場景或者2D轉3D場景提出。這些算法已經快速應用在自動駕駛、媒體互聯網等領域。

在大量場景下,專用的人工智能已經可以滿足人類活動大部分需求。但AI經歷了多年發展依然停留在感知層面,難以像人一樣做推演式思考。我們認為:未來十年人工智能將與腦科學融合,發展通用認知智能,對應著人機多輪對話、視頻理解等應用。但目前實現路徑存在不確定性,典型的發展思路包括:

1)不依賴大量人工標注數據的自監督學習成為學習方法的新焦點。借助預訓練模型,通過自主生成或增強數據、依托知識圖譜常識關系等優化學習結果,提升無標注數據集下的學習能力。相關案例包括谷歌Bert、FacebookRoBERTa、OpenAI的GPT-3等。自監督學習目前正在向圖像領域發展,實現像素級別的目標識別。純粹有監督學習方式訓練深度學習模型階段結束。

2)小樣本、多模態學習,模型小型化。遷移其他訓練成果,復用其他領域的知識結構,使用少量樣本訓練,利用多源信息拓展學習能力是AI的重要發展方向。另外由于部分模型參數過多,FB、騰訊、Google等也在加速構建完善模型小型化能力,在TensorFlow、PyThorch、TensorRT等框架中使用剪枝、量化等算法壓縮模型,提高運算速度。

圖|AI通用智能發展途徑、來源:華泰研究

應用三:場景

將在多領域產生深遠

AI在結構化數據和部分非結構化的數據的應用已經十分豐富。未來十年,疊加其他創新如5G等,我們認為AI將依托新算法、新算力和新的傳感數據進一步挑戰視頻和圖像場景,實現新的商業模式。我們認為AI將在汽車、醫療和娛樂領域影響最為深遠,其他行業也有各種應用場景。

圖|AI在各領域場景的突破、來源:華泰研究

汽車——自動駕駛結果逐年優化,慢速場景開啟商用

自動駕駛經過多年的發展,行業的觀點持續波動。2018年以前業界對自動駕駛的發展十分樂觀。2020年自動駕駛的關注度再度提升:8月百度Apollo宣布自動駕駛出租車上線。10月Waymo宣布將提供完全無人的駕駛服務。特斯拉宣布即將完成L5級自動駕駛研發。2021年大量的頭部公司扎堆自動駕駛賽道,如蘋果、Amazon、小米、華為、滴滴等。盡管預期不斷變化,但不可否認自動駕駛的路測結果正在不斷提升。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培育壯大區塊鏈等新興數字產業: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全文正式發布,在第五篇《加快數字化發展 建設數字中國》的第十五章第二節內容顯示:培育壯大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云計算、網絡安全等新興數字產業,提升通信設備、核心電子元器件、關鍵軟件等產業水平。構建基于5G的應用場景和產業生態,在智能交通、智慧物流、智慧能源、智慧醫療等重點領域開展試點示范。鼓勵企業開放搜索、電商、社交等數據,發展第三方大數據服務產業。促進共享經濟、平臺經濟健康發展。(新華網)[2021/3/13 18:41:22]

自動駕駛雖然仍有距離,難以明確具體商用時間,但是在慢速場景,如農機、掃地機器人、快遞最后一公里配送等場景中已經實現落地,在未來十年可能會有更多慢速場景自動駕駛的應用改變人們生活。

圖|自動駕駛的商業化路徑、來源:華泰研究

醫療——人工智能進入診斷、治療核心環節的發展新十年

我國2014年曾鼓勵AI醫療器械發展,但產品的商用存在落地問題,導致實際發展慢于預期。然而,自疫情以來,AI醫療的趨勢受到更廣泛接受。AI醫療領域在理論和實踐方面都出現了若干突破,監管層面2020年起面向AI醫療設備的三類證也陸續頒發。我們判斷未來十年AI有望在制藥、診斷、手術領域等以算法、設備和手術機器人的模式落地。

圖|DeepMind在CASP中得分情況、來源:華泰研究

未來十年手術機器人治療的市場規模也有望隨AI的發展不斷提升。根據國際機器人聯盟的分類,手術機器人是技術難度最高的機器人,可以用于手術影像導引和微創手術。

例如,骨科手術機器人行業類似的企業主要有7家,其中取得骨科手術機器人醫療器械注冊證的企業主要有以色列MazorRobotics公司、法國MEDTECH公司和美國MAKOSurgical公司;尚未取得骨科手術機器人醫療器械注冊證的有上海鋒算、微創醫療機器人旗下子集團)及國內已經取得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醫療器械注冊證的柏惠維康和華科精準。

上述企業采用了機器人技術,在手術機器人技術上實現了機械臂的協同控制,形成了真正意義上的手術機器人產品。新技術的出現,引領骨科手術跨入了影像導航與機器人技術結合的機器人智能輔助時代,對于醫院診療方式、醫療器械競爭格局產生了顛覆式影響。

其他——AI在各行業落地想象空間十足

1)移動互聯網領域利用深度學習在推薦系統等領域已經實現了較好發展,未來通過感知智能落地,移動互聯網領域將出現更人性化的智能客服,并出現聊天機器人陪伴人類。

2)安防領域,簡單的視頻分析如動目標識別,人臉識別等應用已經十分成熟,但是對于意圖等的把握依然不夠成熟。未來隨著CV技術的發展,對視頻的理解將會更上一個臺階,通過視頻可以預測目標軌跡,做出預警。

3)智能家居領域,具備指紋識別功能的智能門鎖和具備簡單對話能力的智能音箱已經廣泛普及,而類似于聊天機器人,智能家庭助理目前仍在發展早期。

4)零售領域,目前無人零售已經在部分地區推廣,用戶通過自助掃碼等模式可以打開貨架領取物品,貨架通過攝像頭等傳感器識別商品并自動結算。部分商場中已經安裝了導購機器人,而未來更加智能化的導購機器人將更加智能,實現更深度的產品而不是店鋪導購。

5)金融領域,現有的AI在客戶資質篩查等領域已經有成熟應用,CV應用集中在遠程開戶等領域,而目前的遠程對話服務一般是連接到客服專員,未來可能出現智能投顧。

元宇宙——AI連接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

以上討論的汽車、醫療等大量行業只是元宇宙概念下的細分方向。我們認為AI技術將成為元宇宙時代到來的加速器。游戲《我的世界》已經將虛擬平行世界概念植入大眾內心,而元宇宙概念可能是行業的發展的深刻趨勢。

圖|AI是元宇宙去中心化和空間計算層級的重要支撐、來源:華泰研究

狹義地,元宇宙的建立需要對現實生活的內容進行3D復制。傳統3D制作流程都需要經歷基礎建模、材質貼圖、燈光渲染等步驟,且日漸復雜。英偉達2020年發布Omniverse3D仿真和協作平臺,可以對現實世界逼真模擬,提高行業工作流程的靈活性和可擴展性,實現虛實世界的數字孿生。在過去兩年內,有超過四百家企業評估過Omniverse。英偉達Omniverse生態體系不斷擴大,將各軟件公司領先業界的應用程序串連在一起,力圖打造開源標準和互通的Metaverse。

福布斯:到2030年加密交易所和比特幣有望實現大規模增長:福布斯分析文章稱,預計到2030年加密交易所和比特幣有望實現大規模增長。目前美國用戶的加密采用率約為5%。盡管比特幣已經有11年的歷史,而且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從用戶接受度來看,它還沒有看到曲棍球棒式增長。比特幣目前正在解決可擴展性、隱私性和易用性等問題,這些都是互聯網要達到成熟所必須克服的問題。假設比特幣的增長故事跟互聯網一樣,比特幣的定位是到2030年實現20-50%的用戶采用率。[2020/6/21]

廣義地,元宇宙的建設幫助全行業數字化。大量依賴人工的服務可在元宇宙實現數字化落地。而其中最復雜的是各場景中的長尾場景。傳統AI追求算法和模型的精妙,但對尾部場景無法覆蓋。但是過去一年,行業發生了深刻變化,大規模算法+暴力算力模式導致模型覆蓋了長尾場景,而開放的AI平臺也允許越來越多的傳統行業工程師參與到AI模型的開發中。因此元宇宙概念的興起也是AI發展的一個必然結果。

圖|英偉達Omniverse平臺、來源:華泰研究

應用四:數據

立法落地,商業數據規模交易仍未可知

深度學習之后,數據成為最重要的生產資料之一,而伴隨數據產生的一系列如侵權、大數據殺熟等問題也受到關注。歐盟于2016年提出,在2018年實施《通用數據保護條例》。該法案喚起了全球對于數據保護、個人信息保護的意識。中國2017年6月起實施了《網絡安全法》,2018年5月實施了《GB/T35273信息安全技術-個人信息安全規范》并于2020年11月實施了新版本。美國聯邦政府設立了美國《澄清域外合法使用數據法》,各州針對互聯網數據也從2018年起建立約30部法律。

在法律約束下,數據交換的壁壘有所提升。2020年7月,歐盟基于GDPR宣布《隱私盾》計劃無效,導致歐洲數據向美國流向變得復雜。同年美國政府禁止TikTok和中國公司數據共享,我國要求Zoom等APP在中國區數據在國內數據中心承載。在貿易摩擦的背景下,數據的跨國共享變得復雜,AI公司的發展可能呈現區域化。

數據的開放在技術側也面臨著變化。全球領先的算法公司如OpenAI推出了GPT-3算法,但沒有開放其模型,而是通過商用的方式調用。而開源社區中出現了模仿GPT-3的開源項目如GPT-Neo、ConnorLeahy等。由于算法的開源生態,數據的價值得以凸顯。領先的算法目前均依賴大型數據庫。如GPT-3和SwitchTransformer參考了網絡上幾乎所有文本訓練其模型,參數在千億級以上。因此非公開的小數據集對于AI的技術突破價值貢獻微乎其微,相比之下,特定行業的數據更為珍貴。

未來數據的開放可能從公共數據開始。2020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了《關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明確提出“推進政府數據開放共享。而關于企業的數據開放可能仍然需要長期不斷的嘗試,難以形成統一的模式。

商業航天

商業航天發展歷程

SpaceX憑借火箭回收等技術重塑了全球火箭發射行業。此前火箭發射一直以承載政府的一次性大型項目為主,如建立空間站、人類登月、火星探測、北斗系統建設等,難以形成商業化運營。從火箭發射數據角度,全球政府用火箭的發射項目從2013年后就出現了大幅回落。

SpaceX真正帶來了對傳統航天行業的顛覆。SpaceX推動技術突破,通過產業鏈垂直一體化自研掌握了火箭回收技術、一箭多星等關鍵技術,同時公司大量選擇消費電子產業鏈制作火箭核心部件代替宇航級設備,并優化火箭裝配過程,從而不斷刷新發射成本。同時SpaceX利用Starlink等項目作為試點,大幅提高火箭發射頻度,通過規模效應進一步攤薄發射成本,由此帶來了發射價格的不斷下降。商業火箭價格的下降將帶來一系列行業的顛覆,如通信、旅行、交通和深空探測等。

圖|SpaceX單位質量發射LEO的成本隨回收次數明顯下降、來源:華泰研究

SpaceX的發展讓投資人看到了投資方向,2019年一級市場投資規模突破40億美元,對航天市場的發展做出樂觀展望。在技術和資金的正循環下,大量的火箭公司也在發動機、推進劑、助推器等領域不斷提升自己的火箭能力,并進行大量測試,獲得良好的效果。

SpaceX短期上市可能性較低,但到2021年初在一級市場估值已經達到740億美元。一級市場公司中,RocketLab是SpaceX的主要競爭對手之一。RocketLab成立于2006年,公司預計在2021在納斯達克上市。RocketLab公司已經成功發射18次Electron火箭,并在研制Neutron火箭。公司于2017年實現首次發射,服務于商業衛星和政府機構。另外,美國創業公司還包括Astra、Relativity等。

商業航天:未來十年發展

發展1:衛星互聯網重塑通信行業

由于火箭價格的大幅下降,衛星互聯網通過衛星鏈路代替大面積的地下光纖鋪設、太陽能代替電能,使全球普遍網絡服務成為可能。我們認為現有地球網絡已經相對成熟,而在未來的火星移民過程中衛星互聯網的價值將進一步得以凸顯。

SpaceX公司CEOElonMusk于2015年首次提出“星鏈”計劃。該計劃共分兩期三階段,計劃發射總共1.2萬顆衛星到550-1325公里之間的多條繞地軌道,形成可以覆蓋全球的寬帶衛星通信網絡,并在2019年將衛星總規模擴大至4.2萬顆。SpaceX從2019年5月開始衛星發射,截至2020年3月18日,已經成功發射6次合計360顆衛星入軌,從擁有衛星數量上來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衛星運營商之一。按照目前每隔2~3周進行一次“一箭60星”發射的速度,我們預計SpaceX到2020年底將擁有約1600顆衛星,比截至2020年的任何國家的衛星數量都要多。

圖|截至2020年末各國發射衛星數量及SpaceX發射衛星數量對比以及Starlink未來發射規劃,來源:華泰研究

SpaceX于2015年推出Starlink項目,希望遠期發射4.2-5.4萬顆衛星,以衛星作為基站形成覆蓋全球的天際互聯網。其中首批分三階段發射1.2萬顆衛星:

1)階段一:發射約1600顆衛星,2019年5月開始正式衛星發射,位于離地面550公里的LEO軌道目標提供全球組網基本覆蓋;

2)階段二:發射約2814顆衛星,即將開啟,目標完成全球組網。此前規劃高度在1100-1300公里,2021年4月獲FCC同意降低至位于離地面540-570公里的LEO軌道,和階段一基本相同;

3)階段三:預計到2027年,發射完畢剩余約7518顆衛星,軌道高度350公里,目標提供全球高速聯網服務。

其中前兩階段衛星使用Ka/Ku波段,;第三階段衛星使用Q/V波段。由于火箭能力的不斷提升,一箭多星的技術被廣泛應用在衛星發射領域,單次衛星發射可達60顆。SpaceX近期按照每隔約2周進行一次“一箭60星”的發射模式推進。截至2021年5月9日,SpaceX通過27次組網專發任務共計發射1613顆衛星,我們預計在下一次發射后公司可以實現全球互聯,階段一基本完成,階段二啟動。而未來幾年每年的發射衛星數量可能都在1000顆以上水平。我們認為,目前SpaceX擁有衛星數量已經超過所有國家,成為全球最大的衛星運營公司。

Starlink項目顛覆了衛星互聯網行業。現有衛星通信由于價格高昂,規模不到地面通信1%,以服務特定場景為主。2020年10月起,SpaceX開始Starlink的公開測試,到2021年2月美國和其它國家有超過1萬名用戶;2021年5月6日已有超過50萬人預付99美元定金預約網絡服務。目前月費99美元,下載速度50-150MB/s。2021年4月15日,SpaceX表示“2021年將實現完全移動化”,為汽車、船和飛機等場景服務;也有說法稱Starlink正在和美國軍方開發便攜終端,支持軍方的移動通信場景需求。目前Starlink的設備終端售價499美元,但成本呈現下降趨勢,早期成本高達3000美元,2020年12月成本約為2000美元,2021年4月成本已經降至1500美元。

長期看,Starlink將為全球提供移動通信網絡,通信容量達1Gbps、延遲低于25ms,用戶段終端單價將控制在200美元以內。SpaceX也期待遠期能夠獲得2500萬規模的Starlink用戶,帶來約300億美元的年收入,支撐SpaceX的發展。長期看,一旦需要在火星上建立網絡,衛星互聯網將憑借低電力消耗、低部署成本成為網絡建設的不二之選。

Starlink項目在顛覆通信行業的同時也顛覆了衛星制造業。航天業一直以政府作為最主要的客戶,價格并非第一考慮因素,因此行業供需格局固化,商業腳步緩慢。SpaceX重塑了衛星市場模式和格局,將衛星從定制化時代推向工業化、市場化時代。

圖|Starlink引領衛星制造行業由定制化向規模化發展、來源:華泰研究

在SpaceX的Starlink推動下,全球掀起了衛星互聯網的建設熱潮。我國2020年4月20日將衛星互聯網納入“新基建”的政策鼓勵范圍;而全球科技公司如谷歌、亞馬遜、Facebook、蘋果、華為、三星、波音等也紛紛加入了衛星互聯網的建設。另外,行業現有企業如Viasat、OneWeb、HughesNetworkSystems以及波音在內的企業正考慮組成聯盟,同SpaceX競爭。

發展2:重塑航空和旅游業

根據馬斯克介紹,隨著SpaceX火箭BFR的商用成熟,火箭可以被用于洲際交通。跨洲交通從10小時的水平下降至1小時以內,大大方便了全球的交通市場。

而美國維珍銀河等公司正在推動太空旅行服務,同時也面向微重力實驗應用和宇航員訓練應用,單次價格在25萬美元水平,目前有約600人預定了服務,并有近萬人愿意體驗相關產品。目前該公司仍在測試其飛船,并完成了4次測試。2023年將有五架飛機投入使用。

圖|維珍銀河2021年3月發布第三代飛行系統、來源:華泰研究

發展3:探索外行星商業模式有望成為現實

隨著地球氣候問題愈加嚴重,人類亟需探索地外行星,以應對各種不確定因素。根據馬斯克的判斷,SpaceX可能最早于2022年完成第一次火星貨運,2024年實現載人飛船登陸火星的宏愿,本世紀中葉有望向火星移民100萬人。該時間表得到NASA支持,NASA也認為2024年第一批宇航員將前往火星。由于公轉軌道的原因,登陸火星的最優時間每兩年出現一次。SpaceX等正在以2024年方案為目標,力求盡早登陸火星。在此宏愿之前,隨著航天技術的突破,我們認為以下商業場景有望落地。同時美國和我國科學家都在討論在月球建立航天基地的可能性。航天基地可以作為宇航員的測試環境,為移民火星做出準備。

圖|人類移民火星的路徑規劃、來源:華泰研究

商業航天加速發展及應用場景

中國十四五政策推動行業加速發展。

全球航天市場的發展目前由中美兩國主導。我國具有較為完整的航天系統產業鏈,具有國際競爭力。但SpaceX的發展也在側面推動了我國航天業的進步,推動我國思考如何從航天大國走向航天強國。

圖|我國十四五航天領域的發展趨勢、來源:華泰研究

1)衛星互聯網方面,我國早期的衛星互聯網的建設方案包括:航天科技鴻雁、航天科工虹云、中電科行云,銀河航天銀河等星座計劃。其中組網數量在30顆以上的低軌衛星項目超過10個,規劃衛星發射總數量接近2000顆。“新基建”提出后,我國衛星互聯網思路逐步清晰。2021年4月28日國資委公告以雄安為總部組建中國衛星網絡集團有限公司,有望作為主體統籌規劃建設我國的統一的衛星互聯網系統。此外衛星互聯網的建設同未來全球互聯服務相關,也是未來6G的發展方向之一。

圖|我國商業火箭企業快速成長、來源:華泰研究

2)火箭發射方面,2021年我國發射次數有望首次突破40次,服務空間站在軌建造任務、天問一號火星著陸巡視探測、民用空間基礎設施業務衛星發射、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應用落地等。

3)中國空間站建設方面,2021年我國空間站核心艙順利發射,2022年前后將完成天和核心艙、問天實驗艙Ⅰ和夢天實驗艙Ⅱ等空間站結構的建造工作并開始運營,并向國際社會開放合作。

4)深空探測方面,我國天問一號2021年將登陸火星,2030年前后,我國還將計劃實施火星采樣返回、小行星探測、木星系等探測,開展關鍵技術研究,推動深空探測工程實施。我國嫦娥六號到八號將進行月面試驗,論證月球科研站的可能性。

5)另外,我國北斗、遙感等系統的發展也將進一步深入,過去幾年,我國在商業航天領域也涌現了一批優秀的公司,其中我國商業火箭相關公司的發展進展順利,有望推動行業的快速成長。

應用1:寬帶網絡全球覆蓋

到2020年末,全球仍有30%以上的人口沒有接觸移動網絡,而有移動網絡覆蓋的地區仍有20%以上的人口沒有使用移動互聯網服務。且現有網絡技術設施圍繞人類居住地建設,全球71%的海洋面積、7%的森林面積和6%的沙漠面積中的大部分面積均沒有被現有通信網絡覆蓋。而覆蓋高度上,現有的網絡僅覆蓋地表百米水平,高空沒有覆蓋能力。衛星互聯網的覆蓋遍布全球,是現有通信技術的有效補充,不僅可以為偏遠地區或航空業提供網絡連接服務,同時還可以為特殊場景提供森林防火、遠程救援等特種服務。這種優勢在地球上可能不夠明顯,但是一旦未來移民其他星球,衛星互聯網的迅速建設顯得十分有必要。

應用2:軍用前景廣闊

衛星互聯網憑借低時延、高通量、廣覆蓋等優勢,有助于實現跨陸、海、空、天、網、電等多維戰場之間的數據交互,增強多域作戰能力,未來有望在聯合作戰指揮、戰場態勢感知、無人系統作戰、彈道導彈防御多領域展開應用。2018年,美國空軍率先與SpaceX公司簽署了2800萬美元的服務合同,重點驗證如何將星鏈系統提供的衛星互聯網集成到軍用數據網絡中,增強其實施多域作戰的能力;2020年5月,美國陸軍與SpaceX簽署了為期三年的合作研發協議,重點驗證星鏈衛星互聯網系統如何與陸軍機動作戰部隊進行軟硬件集成。2024年前若進展順利,美國陸軍將有意與SpaceX進行約數十億美元的衛星互聯網服務采購。

圖|美軍與衛星互聯網公司開展深入合作、來源:華泰研究

應用3:助力車聯網走向現實

實現自動駕駛的前提是實現汽車與云之間的穩定、高速的數據傳輸,衛星互聯網為實現這一技術提供了可能。衛星互聯網作為天然的全球網,具有全球范圍的廣域覆蓋能力,能夠為自動駕駛服務提供連續穩定的網絡連接,提升自動駕駛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此外,相對于地面基站在局部地區信號帶寬的固定性,衛星通信可以提供具有一定容量彈性的服務,保證在擁堵地區仍能夠提供穩定的接入服務。馬斯克之后,其他汽車制造商也在積極探索衛星互聯網在車聯網中的應用,包括蔚來汽車、威馬汽車、小鵬汽車等。

圖|?衛星互聯網有望助力自動駕駛技術、來源:華泰研究

Tags:區塊鏈ACECEXPAC區塊鏈可以看著是什么BRACE幣cex幣價格PAC價格

XRP
為什么NFT頭像能這么貴?動物頭像席卷幣圈_PUNK:ANDROTTWEILER

如果你問現在的幣圈熱點是什么,NFT頭像當之無愧。無論是單價動輒幾十萬美金的CryptoPunk,還是剛剛宣布即將上線佳士得拍賣導致價格飆升的BoredApe,還是全球最大的NFT交易平臺Ope.

1900/1/1 0:00:00
深度長文全景解讀Web3.0 時代的崛起_區塊鏈:DAPP

這篇文章由3部分組成,重點介紹互聯網歷史上的最新章程—Web3的原因、內容和方式。第1部分解釋了當今網絡的缺點以及Web3如何改進;第2部分重點介紹Web3的運作模式是什么;第3部分重點介紹開發.

1900/1/1 0:00:00
去中心化自治組織的優與劣_DAOs:VIDT DAO

區塊鏈技術在去中心化系統實現共識的能力是其最復雜又是其最有用的地方。在去中心化系統中保持同步并不容易。對于區塊鏈來說,僅僅是時間戳的差異就能導致區塊鏈網絡產生分裂.

1900/1/1 0:00:00
金色DeFi日報 | DeFi用戶地址量達317萬 為年初時的2.7倍_DEFI:DeFiChain

DeFi數據 1.DeFi總市值:1010.2億美元 市值前十幣種排名數據來源DeFiboxDeFi總市值數據來源:Coingecko2.過去24小時去中心化交易所的交易量:46.

1900/1/1 0:00:00
CBDC:是解決問題的好方法嗎?_穩定幣:BDC

隨著個人要求更快的支付,為此包括美聯儲在內的央行以及非銀行實體尋求在促進支付方面發揮更大作用,支付系統正在發生深刻變化.

1900/1/1 0:00:00
金色百家談 | 對話Mpark:區塊鏈游戲如何再定義游戲?_區塊鏈:SMPC幣

近期,區塊鏈游戲成為行業的焦點,鏈游火爆市場。根據金色財經追蹤的數據,AxieInfinity在7月的總收入超過2億美元,7月29日單日收入超過4000萬美元,超過全球收入最高的手游《王者榮耀》.

1900/1/1 0:00:00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