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變化以迅猛之勢襲來。
2020年,澳大利亞的野火燒了半年;2021年,河南省遭遇罕見的特大暴雨,398人因災死亡失蹤;2022年,多雨潮濕的中國南方迎來罕見的干旱,山火頻發,鄰近的大陸上,歐洲也出現了創紀錄的高溫天氣。
更多變化則是悄悄發生的。
沈陽的刺槐、北京的玉蘭、合肥的垂柳,還有桂林的楓香樹,從1963年到2022年這60年,展葉期始期平均每10年分別提前了1.5天到3.3天。
位于玉龍雪山東坡的白水河1號冰川,從1982年到2022年這40年間,冰川末端退縮了470多米。
海水溫度也升高了,有專家說,“已經到了海洋生物無法忍受的程度”。此外,它還越來越“酸”了——人類每年排放到大氣中的二氧化碳,1/5以上被海洋吸收。
這些年,世界各地的人們都意識到了生活的環境發生了某種變化:氣候變暖已是老生常談,各種各樣的極端天氣也越發頻繁。
近日于貴州省貴陽市舉辦的生態文明論壇上,人們探討了一系列與氣候變化、極端天氣相關的議題。有氣象學家表示,除了極端冷的事件以外,其他極端事件的頻率和強度基本都呈增加趨勢,比如極端熱、極端強降水、極端海平面的上升。
Meta被莫斯科法院裁認定為極端組織:3月21日消息,俄羅斯莫斯科維特爾地方法院裁定Meta為極端組織。法院同時宣布有關(臉書)Facebook和該公司旗下社交軟件的禁令應立即開始執行。在本月11日,俄羅斯聯邦偵查委員會已對臉書(Facebook)的母公司Meta允許部分國家用戶在“一定語境下”發帖呼吁對俄羅斯人施以暴力進行刑事立案。(鞭牛士)[2022/3/21 14:09:28]
未來,會怎樣?
夏天會越來越長
四五年前,國家氣候中心首席科學家孫穎專門做過35攝氏度以上高溫天氣變化的研究。
她知道,未來35攝氏度以上的高溫天氣會開始得越來越早、結束得越來越晚,高溫天數增加、強度變強。孫穎說:“我們研究已經證實,未來極端事件會更頻繁,而且持續時間會長。這從我們科學上有很確切的研究結論。”
但她沒想到,變化來得這么快。
今年北京的高溫來得格外早,人們抱怨說,沒想到這個端午節居然在40攝氏度高溫中度過。
長年生活在北京、做了20多年氣候變化研究的孫穎都感到驚訝。她說:“去年的高溫和今年的高溫都是很不正常的。我們看過大量的資料數據,去年長江流域的高溫是一場破紀錄的高溫,今年對華北來講也是破紀錄了。”
人權基金會首席戰略官:在與極端主義的斗爭中不要妖魔比特幣:1月26日,人權基金會首席戰略官Alex Gladstein在美國時代周刊發文稱,在與極端主義的斗爭中,不要妖魔化Signal和Bitcoin這樣的破壞監視的工具。從紐約時報到美聯社的各大媒體都在報道美國國內極端分子如何利用比特幣等破壞監視的工具。Gladstein表示:“比特幣像現金一樣是中性的,不能區分好與壞。一些極端分子使用這些工具。他們也使用手機、電子郵件和互聯網。”[2021/1/27 13:37:05]
近些年,孫穎感覺,極端事件“一波又一波,這波還沒有分析完、還不知道怎么回事,下一波就又來了”。
高溫帶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去年持續高溫,長江流域干旱嚴重,干旱又加劇了高溫。水流量減少,水力發電受影響,就連能源大省四川都出現了能源短缺。水資源少了,生活用水、工業用水受到影響,還出現了嚴重的山火。
“從2020年到現在,高溫真的常態化了。”孫穎坦言,“到底常態化到什么程度、具體到什么位置,這是以后需要研究的事。”
而氣候變化,還不止于高溫。
罕見極端事件會越來越多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提到,全球平均地面溫度已經比工業化前升高了1.1攝氏度。
三箭資本CEO談“CeFi與DeFi”:極端辯證法不可取 中間路徑才是王道:Three Arrows Capital(三箭資本)首席執行官Su Zhu在推特上發表個人對“CeFi v DeFi”的看法稱:“在加密領域中,人們經常陷入極端的辯證法(這個會扼殺那個,或者這就是2.0);但現實往往是中間的路徑。我非常有信心,大部分目前被認為是金融科技或傳統金融的東西將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過時;然而,在這一領域最聰明的行動者會在為時已晚之前合并、采用或加入。”[2020/7/19]
“全球升溫1.1攝氏度”,這樣的表述可能讓人覺得不足為奇。如果沒有溫度計,人體甚至感受不到1攝氏度的差異。
但實際上,氣候變化并不會以這樣溫和的面貌出現,而是呈現為一次次劇烈的極端天氣事件。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研究員、IPCC第一工作組聯合主席翟盤茂表示:“極端溫度的升高,大于全球平均溫度的升高。”
降水也是如此。
孫穎估計,“溫度每增加一度,大氣持水量會增加7%,意味著極端降水事件增加。”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研究員胡增臻引用一篇論文解釋說,在氣候變暖的情況下,雨滴變大了——小雨滴變少、毛毛雨變少,大雨的次數變多,“降雨日數少了,但是一降雨就是大雨”。
聲音 | 彭博分析師:5月份BTC日均價格波動再度加大 BTC價格處于極端狀態:據彭博社消息,比特幣在5月份的日平均價格波動再度加大,達到4.7%,而該數值在4月份和3月份分別為3.5%和1.1%。上一次波動這么大的時候,還是去年12月,當時日平均價格波動為4.2%。此外,波動率的增加也體現在彭博加密指數中,其中價格范圍上限和下限之間的價差已經擴大到全年最大。彭博社分析師Mike McGlone說,這意味著30天波動率水平接近12月峰值,標志著熊市觸底。此外,其指出,當波動率升高時,它應該表明價格處在極端狀態,從交易者的角度來看,市場有點緊張。[2019/5/29]
于是,一個英國氣象學家,在有生之年竟然看到英國出現40攝氏度高溫,這在歷史上前所未有;近年,非洲、亞洲、歐洲、北美和南美洲都發生過巨大的洪災,在幾小時或幾天內降下的雨量相當于此前一個月甚至幾個月的量。
這看似不起眼的升溫,還帶來了其他連鎖反應。
聯合國一篇科普文章中寫道:“很多人理解的‘氣候變化’就是溫度升高,但這只是個開頭……氣候變化的后果包括但不限于嚴重干旱、缺水、火災、海平面上升、洪災、極冰融化、災難性風暴和生物多樣性降低等。”
聲音 | V神:自己絕對是POS的“極端主義者”:近日,當V神被問道“你在擔心POS嗎”,他表示自己絕對是POS的“極端主義者(maximalist)”。[2018/8/2]
全球變暖堪稱極端事件的“放大器”。
世界氣象組織助理秘書長張文建提到,當前每年有244個四到五級的臺風。如果將來溫度提高3攝氏度,每年會有超過300個臺風,同時強度也會增強。
翟盤茂也表示:“未來極端事件變化與全球變暖幅度緊密相關。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加劇,氣候系統的許多變化將進一步加大。隨著全球氣候進一步變暖,在觀測系統中沒有觀測到的極端事件也可能發生。越罕見的極端事件,概率增長越大。”
氣候災害“吃”掉經濟增長
在“氣候變化與極端天氣應對”論壇上,張文建拿出幾張圖表。
他說,這50年世界各地發生了2.2萬余起極端災害,其中一半以上與天氣、氣候和水有關。極端天氣、氣候和水相關事件引發的災害導致200多萬人死亡,造成的經濟損失約合30多萬億人民幣。
張文建指出幾個變化趨勢:極端天氣事件增加、死亡人數減少、經濟損失增加。
他說,對高收入國家來說,自然災害帶來的經濟損失巨大;對不發達國家來說,經濟損失總量雖然不大,但是占GDP比重很大,“一年GDP增長6%,5%給吃掉了”。
張文建認為:“最發達國家依然要警惕減災防災對經濟的影響,因為實際損失不小。最窮的國家,給氣象多投點資,投的錢回報至少40%、50%。”
世界氣象組織估計,隨著全球變暖加劇,強熱帶氣旋的比例將在全球范圍內增加。這一方面意味著經濟損失——對許多國家而言,沿海地區是最富裕的區域。另一方面是對生命的現實威脅——近50年來,亞洲有98萬人死于極端天氣事件,熱帶氣旋是主要原因。
具體到個人,氣候變化帶來的災難也是“不能承受之重”。
去年西南地區頻發山火,當地百姓被迫“與火為鄰”。而這一現象也并非個例。前段時間孫穎到北美訪問時,一位加拿大科學家告訴她,加拿大的山火活動很嚴重,“在家里都要戴N95口罩”。
孫穎說:“我們在講極端事件的時候,會提到人的脆弱性和暴露度。暴露度很好理解。脆弱性是比較復雜的東西,同樣的煙霧、大火、高溫,要是有基礎疾病,適應能力肯定是不一樣的。還有生活條件,如果有空調,應對高溫會好一點、適應能力就強,如果沒有空調,適應能力馬上就不一樣了……”
出路何在
1988年以來,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一直試圖回答一個問題:人類活動對于氣候變化到底有多大影響?
IPCC第三次評估報告認為,人類活動“可能”對氣候變化產生影響,第四次報告認為“很可能”,第五次認為“極有可能”。最近這次歷時9年的研究報告出爐,認為人類活動對氣候的影響“毋庸置疑”。
這是全球氣象學家的共識。
張文建說:“氣候變化的根源,還是溫室氣體排放。”
孫穎形容,“像蓋了一層厚厚的毯子”。
而這張覆蓋地球的“巨毯”還在變厚。
最近幾年,世界氣象組織發布的溫室氣體公報內容如出一轍:2020年全球溫室氣體濃度創歷史新高;2021年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亞氮的大氣水平均創下新高。
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袁佳雙提到,“溫室氣體的濃度在逐年上升。2022年全球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平均濃度都達到了歷史最高。”
翟盤茂認為:“實現全球碳中和以前,極端事件肯定進一步增加。碳中和以后,進入負排放的階段,才能把溫度提升的幅度降下來,極端事件的頻率可能下降。”
而在實現碳中和之前,“至少在未來30年到40年之內,我們面臨極端事件的挑戰越來越大,所以現在不得不做預警預防工作。”
張文建表示:“24小時之前對極端事件熱浪、熱帶風暴的預警,可以減少30%的損失。特別是極端事件來臨之前,可以把人員撤出來,減少人員死亡。”
除了預報天氣,氣象界也在努力預報極端事件。但張文建提出,在早期預警這方面,應該再往前走一步——不僅把極端事件的預報做得更準,還要講清楚它們對經濟社會各個領域發展會產生什么影響。他說:“這中間的差距如果長期存在的話,我們做的很多工作最后就沒有實現經濟社會價值。”
胡增臻說:“澳大利亞氣象局聘請了社會學家來修改他們的報告,我們知道這個事之后也聘請了社會學家,氣候報告的語言很通俗。除了講這些事實讓內行人知道之外,關鍵是讓社會大眾知道氣候確實在變。”
孫穎認為,目前國內的公眾教育還非常匱乏。她說:“那天北京那么熱,還有老太太帶著小孩出去,她根本不知道是什么情況,她沒有這樣的意識。”
孫穎記得,2021年鄭州下暴雨前,氣象局發布了很多紅色預警,但許多人沒當回事。2012年北京7·21特大暴雨,79人死亡,“從那以后大家知道了下暴雨的時候得在家待著,不要到處溜達,開車的時候別往高速里面或者是比較低的地方去。”
這是用生命代價換來的教訓。
“跟發達國家比,我們對災害的校園教育做得少一點。如果現在從學生教起,等到這些人長大了、老了以后,整個社會的科學意識都會有比較大的提升。”孫穎說。
而對于現階段要做的低碳、減排,每個個體都有責任,氣象組織也大有可為。
張文建經常分享的觀點是,一個成熟的氣象組織,要既能夠為減災防災作貢獻,同時又能夠為經濟社會發展作貢獻。“經濟要發展,沒有新能源怎么辦?這是我們氣象組織能做的更大的方面。”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李雅娟來源:中國青年報
來源:中國青年報
一、與發行人相關的風險 經營風險1、境外銷售風險報告期內,公司境外銷售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分別為58.00%、54.47%和50.21%,占比較高.
1900/1/1 0:00:00隨著企業經濟的不斷發展,私人賬戶收款避稅的現象不容忽視。2023年2月,稅務局對此進行了大力度的稽查,紛紛亮出行動。在此背景下,企業經營者對問題應有所警惕,任何偷稅漏稅都會被發現.
1900/1/1 0:00:00在一條給加密貨幣社區帶來沖擊的推文中,一位專門的PiNetwork愛好者發布了一個爆炸性的啟示。根據他們的最新發現,以314,159美元的共識價值計算,1Pi現在等于令人難以置信的14個比特幣.
1900/1/1 0:00:007月17日至7月21日當周重磅財經事件一覽,以下均為北京時間:聚焦中國二季度/上半年GDP和6月工業增加值等經濟數據、美國6月零售銷售環比.
1900/1/1 0:00:00標普在7月16日的報告中警告,美元的全球霸主地位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報告指出,隨著全球多國尋求減少對美元的依賴,增加人民幣等其他貨幣的使用,以及提高黃金儲備,美元在國際貿易和金融中的作用正在逐.
1900/1/1 0:00:00天眼查App顯示,近日,北京傳奇龍海科技文化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經理為王晶京,注冊資本500萬人民幣.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