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行
中國人民銀行定于2022年8月7日發行二十四節氣金銀紀念幣一套。該套金銀紀念幣共28枚,其中金質紀念幣4枚,銀質紀念幣24枚,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
一、紀念幣圖案
正面圖案。
該套金銀紀念幣正面圖案均為裝飾圭表造型,襯以桃花、麥穗、稻穗、梅花等組合設計,并刊國名、年號。
背面圖案。
3克圓形金質紀念幣背面圖案為裝飾燕子造型,襯以柳枝、民居、樹木、山巒等組合設計,并刊“春”字樣及面額。
3克圓形金質紀念幣背面圖案為裝飾青蛙造型,襯以睡蓮、星空等組合設計,并刊“夏”字樣及面額。
中國人民大學楊立新:繼承法遺產范圍擴大,或涵蓋虛擬貨幣:此前央視財經報道稱,在此次提交審議民法典草案中的繼承編里,對繼承遺產的范圍做了改變,將《繼承法》中遺產范圍,公民的收入、房屋、林木、文物、著作權等一一列舉的方式刪除,將遺產范圍擴大為“遺產是自然人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這將有可能意味著,只要是自然人合法取得的財產,都屬于遺產,可以被繼承。對此,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楊立新接受媒體采訪時稱,比方說我們今天說到網絡財產,虛擬貨幣等等這樣一些東西,可不可以作為遺產來繼承,那都概括在里面了。(信息時報)[2020/5/21]
3克圓形金質紀念幣背面圖案為裝飾松鼠及松塔造型,襯以糧倉、果樹等組合設計,并刊“秋”字樣及面額。
3克圓形金質紀念幣背面圖案為裝飾鹿造型,襯以雪花、民居、樹林等組合設計,并刊“冬”字樣及面額。
8克正方形銀質紀念幣背面圖案以虎、春牛、魚為主要設計元素,展現立春時節“魚陟負冰”物候現象、“打春牛”習俗,并刊“立春”字樣及面額。
聲音 | 中國人民大學曹勝熙:目前社會尚未形成依賴區塊鏈的生態: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副研究員曹勝熙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區塊鏈的優勢在于上鏈信息不可篡改,除了慈善捐贈需求發布與捐款對接跟蹤外,在人員流動信息追蹤和社區治理上,區塊鏈技術同樣大有可為。不過,目前社會尚未形成依賴區塊鏈的生態,后臺技術系統也沒有完全成熟,這也是面對突發疫情,區塊鏈業內反應有所滯后的原因。”曹勝熙表示,如何給予各方參與區塊鏈系統的動力則是下一步需要思考的問題。(經濟參考報)[2020/2/21]
8克正方形銀質紀念幣背面圖案以虎、魚、葉子、春雨為主要設計元素,展現雨水時節“獺祭魚”物候現象,并刊“雨水”字樣及面額。
8克正方形銀質紀念幣背面圖案以虎、蟄蟲、桃花為主要設計元素,展現驚蟄時節“春雷驚百蟲”物候現象,并刊“驚蟄”字樣及面額。
聲音 | 中國人民銀行鄭州培訓學院王勇:在疫情防控中要繼續充分發揮區塊鏈等的力量:中國人民銀行鄭州培訓學院教授王勇在上海證券報刊文“疫情防控需有效發揮科技手段的作用”。文章表示,?大數據時代,防控疫情需要“數戰數決”,需要政府具有熟練駕馭新技術手段和數字管理的能力。所以,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要繼續充分發揮“ABCD”即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區塊鏈(Block Chain)、云計算(Cloud)、大數據(Big Data)的力量。需要認真研究如何運用區塊鏈技術助力疫情管控。區塊鏈技術是近兩年熱度較高的關鍵詞之一,它具備去中心化、公開透明及不可篡改等特點,可運用于各行各業。在此次的疫情防控過程中,多個場景能讓區塊鏈技術發揮作用。比如運用區塊鏈技術可以實現確診病人的精準隔離和篩選疑似病例;可以實現各地捐款捐物實時信息公開透明,不可篡改;可以實現資源溯源功能,有效防止劣質防疫產品流向市場等。希望這樣的技術能很好地運用到戰勝疫情中,從而真正體現出科學技術創新的價值,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做出貢獻。[2020/2/20]
8克正方形銀質紀念幣背面圖案以虎、蛋、風箏、燕子為主要設計元素,展現春分時節“放風箏”“豎蛋”習俗,并刊“春分”字樣及面額。
聲音 | 中國人民大學向松祚:比特幣避險功能是一種幻覺:近日,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副所長向松祚表示,黃金和比特幣的避險功能都是一種幻覺。避險貨幣就是美元,歐元能夠避險,其他的都是輔助性的。日元英鎊瑞士法郎,這都是輔助性的。黃金和比特幣都是投機產品,不是避險產品,這是一種錯覺,人民幣的金融資產占全球的比例太小,此外交易很不方便,金融市場不太開放。法制建設也不夠完善,所以大家不太信任自己的錢放在你這里。自己的錢可以自由的流動,只有相信這些,才能成為全球儲備。比如瑞士,全世界跨國存款總共8萬億美元,其中3萬億在瑞士。[2018/7/15]
8克正方形銀質紀念幣背面圖案以虎、柳枝、秋千為主要設計元素,展現清明時節“蕩秋千”習俗,并刊“清明”字樣及面額。
8克正方形銀質紀念幣背面圖案以虎、牡丹為主要設計元素,展現谷雨時節“賞牡丹”習俗,并刊“谷雨”字樣及面額。
8克正方形銀質紀念幣背面圖案以虎、桿秤、蛋、蠶豆為主要設計元素,展現立夏時節“立夏稱人”“立夏掛蛋”習俗,并刊“立夏”字樣及面額。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全球對數字貨幣的研究中,中國處于前列:近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虛擬貨幣對實體經濟的服務比較少,并且其中有一些投機行為,甚至還有一些洗錢行為,所以人民銀行對虛擬貨幣一直比較謹慎。但實際上,在目前全球對數字貨幣的研究中,中國是走在前列的。中國正對數字貨幣、區塊鏈技術以及金融科技進行研究,來探討如何以最好的形式服務實體經濟,并且要安全發展這些技術,來避免可能的負面影響。整體來說,我們對虛擬貨幣的監管是非常嚴格的,同時我們也在研究如何發揮數字貨幣的正能量,讓其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2018/4/16]
8克正方形銀質紀念幣背面圖案以虎、水車、小麥為主要設計元素,展現小滿時節物候、農事景象,并刊“小滿”字樣及面額。
8克正方形銀質紀念幣背面圖案以虎、小麥、稻苗為主要設計元素,展現芒種時節搶收搶種農忙景象,并刊“芒種”字樣及面額。
8克正方形銀質紀念幣背面圖案以虎、榕樹、面條為主要設計元素,展現夏至時節“夏至吃面”習俗,并刊“夏至”字樣及面額。
8克正方形銀質紀念幣背面圖案以虎、蒲扇、電風扇、三伏貼為主要設計元素,展現小暑時節入伏“貼三伏貼”習俗,并刊“小暑”字樣及面額。
8克正方形銀質紀念幣背面圖案以虎、小船、池塘、螢火蟲為主要設計元素,展現大暑時節“腐草為螢”物候現象,并刊“大暑”字樣及面額。
8克正方形銀質紀念幣背面圖案以虎、西瓜、瓜秧為主要設計元素,展現立秋時節吃瓜“咬秋”習俗,并刊“立秋”字樣及面額。
8克正方形銀質紀念幣背面圖案以虎、河燈、魚為主要設計元素,展現處暑時節“放河燈”習俗,并刊“處暑”字樣及面額。
8克正方形銀質紀念幣背面圖案以虎、核桃樹為主要設計元素,展現白露時節打核桃情景,并刊“白露”字樣及面額。
8克正方形銀質紀念幣背面圖案以虎、拖拉機、瓜果蔬菜為主要設計元素,展現秋分時節豐收景象,并刊“秋分”字樣及面額。
8克正方形銀質紀念幣背面圖案以虎、河流、魚、楓葉為主要設計元素,展現寒露時節“秋釣邊”“賞楓葉”習俗,并刊“寒露”字樣及面額。
8克正方形銀質紀念幣背面圖案以虎、柿樹為主要設計元素,展現霜降時節采摘柿子情景,并刊“霜降”字樣及面額。
8克正方形銀質紀念幣背面圖案以虎、火鍋、酒壇為主要設計元素,展現立冬時節“冬釀”“補冬”習俗,并刊“立冬”字樣及面額。
8克正方形銀質紀念幣背面圖案以虎、蔬菜、臘肉為主要設計元素,展現小雪時節“腌菜”“制臘肉”習俗,并刊“小雪”字樣及面額。
8克正方形銀質紀念幣背面圖案以虎、雪人、松樹為主要設計元素,展現大雪時節“至此而雪盛也”景象、打雪仗嬉戲場景,并刊“大雪”字樣及面額。
8克正方形銀質紀念幣背面圖案以虎、餃子、福字為主要設計元素,展現冬至時節“吃餃子”習俗,并刊“冬至”字樣及面額。
8克正方形銀質紀念幣背面圖案以虎、大雁、長城為主要設計元素,展現小寒時節“雁北鄉”物候現象,并刊“小寒”字樣及面額。
8克正方形銀質紀念幣背面圖案以虎、雪具、雪山為主要設計元素,展現大寒時節滑雪嬉戲情景,并刊“大寒”字樣及面額。
二、紀念幣規格和發行量
3克圓形金質紀念幣為精制幣,含純金3克,直徑18毫米,面額50元,成色99.9%,最大發行量4×30000枚。
8克正方形銀質紀念幣為精制幣,含純銀8克,規格23毫米×23毫米,面額3元,成色99.9%,最大發行量24×60000枚。
三、鑄造單位及銷售渠道
該套金銀紀念幣分別由沈陽造幣有限公司和深圳國寶造幣有限公司鑄造,中國金幣集團有限公司總經銷。銷售渠道詳見中國金幣網。
中國人民銀行
2022年7月27日
Tags:300杭州女子花300萬買比特幣暴漲
來源:e公司 作者:證券時報劉燦邦 8月9日,國家網信辦發文稱,按照《關于進一步防范和處置虛擬貨幣交易炒作風險的通知》精神,國家網信辦督促指導主要網站平臺切實落實主體責任.
1900/1/1 0:00:00隨著以太坊備受期待的升級,稱為合并,越來越近,加密貨幣的交易活動正在蓬勃發展。第二大加密貨幣在期權市場上首次超過行業領導者比特幣,這是加密歷史上的第一次.
1900/1/1 0:00:00行情觀察 比特幣:昨天一整天4小時線收盤價沒有一根跌破24200刀的,今早做了一個誘多行情后再次突破25000刀了,但是沒有站穩25000刀.
1900/1/1 0:00:008月27日,比特幣價格直線暴跌,日內跌近900美元,最低跌至19931美元,較4月14日的今年以來最高點64900美元,暴跌超69%,刷新7月14日以來新低.
1900/1/1 0:00:00科琳邁克爾斯/Shutterstock好吧,它終于發生了。您所在社區的日常低價、優質食品雜貨店和其他食品零售商一起提高了價格.
1900/1/1 0:00:00圖1氣候變化與CBDC之間的關系因此,本文旨在為CBDC的探索做出貢獻,并提高人們對其環境影響的認識,特別是對于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的國家。根據氣候觀察,亞太地區特別容易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