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簡析中國傳統文化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同時又極具向心力,像一個漩渦一樣把各種文化裹挾卷入其中,從“散”到“聚”,“和”到“合”,最終演化成為當前的樣子,而這一切都根源于中國傳統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是什么?眾說紛紜。有觀點認為“道”是中國傳統文化追求的核心。《易經》指出: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道是超越有形之上,在有形背后的一種存在,是一種思想、精神和信仰的存在。
古人本質上是用“道”,在大眾思維的虛擬空間中,建立一整套的道德體系和交互秩序,進而去指導解決現實社會中各種混亂問題。例如孔孟儒學的發端,就是面對“禮崩樂壞”、“臣弒君,子弒父,弟弒兄”的社會亂像,全面提出“仁義禮智信”的綜合解決方案。
用西方現代觀點解釋“道”,有點類似于尤瓦爾·赫拉利《人類簡史》中闡釋的“想象的共同體”概念。國家、貨幣、公司本不存在,只是存在于人們想象中的實體,雖然是虛擬的,但當大家都這么認為時,它就變成了真實存在,而且這種存在,能夠讓整體社會成本更低,運行更有效率。
《黑客帝國》電影大開腦洞之處,就在于揭示了一種虛實顛倒的極端狀態,當所有人類都通過最新科技連接在網上,都有一個共同想象的情況下,虛擬空間就變成真實的、普遍的、合法的,而真實空間就變成虛擬的、小眾的、非法的。
7000萬枚USDC從USDC Treasury轉移到Coinbase:金色財經報道,WhaleAlert數據顯示,7000萬枚USDC(70,197,750美元)從USDC Treasury 轉移到Coinbase。[2023/7/13 10:51:19]
總體來看,中國傳統文化是用“道”,在人的思維空間中構筑一種有良知的價值觀,一種和諧的交互秩序,一種“君子”人格的身份認同,通過植入于普羅大眾的頭腦之中,進而規范每個人在真實社會空間中的關系和行為,形成理想、和諧的社會氛圍,從而達成最高的社會運行效率。
二、網絡安全再認識
1982年,加拿大作家威廉·吉布森在其短篇科幻小說《燃燒的鉻》中創造了“Cyberspace”(網絡空間)一詞,意指由計算機創建的虛擬信息空間,Cyber在這里強調電腦愛好者在游戲機前體驗到的交感幻覺,體現了網絡空間不僅是信息的聚合體,也包含了信息對人類思想認知的影響。
當前,網絡已經滲透到現實世界的每個角落和人類活動的方方面面。無論是網絡購物還是電子銀行,無論是交通管理還是能源供應,無論是工業控制還是軍事指揮,無論是社會生活還是外交,網絡越來越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正在逐漸演變為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全新空間。
這個全新空間,是一個人造的虛擬空間,由網絡把每個人連接在一起,把每個人的思想認知連接在一起,甚至是把虛擬和現實連接在一起,其特點是超越時空、普遍互聯、思想交融、協作增效。在這個空間中,我們每個人的勞動效率更高,相互間交互協作效率更高,進而社會整體的效率也更高。
WBTC流通量降至2021年5月以來最低水平:金色財經報道,根據Dune數據,在2月27日出現第二大單日銷毀后,Wrapped Bitcoin(WBTC)的供應量降至2021年5月以來最低水平,目前為164,396個WBTC,月增長率為-7.39%。
此前消息,Celsius地址向機構數字資產管理平臺FalconX轉移約1.1萬枚WBTC(約合2.6億美元),并贖回銷毀WBTC。[2023/2/28 12:34:19]
傳統的現實社會空間,經過幾千年的發展演化,尤其是在各國文化的指引下,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備的運行秩序,每個人都知道自己在社會中的定位,應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強盜小偷是從個人利益最大化角度出發,破壞了社會中的協作秩序,雖然可以由法庭和監獄等約束,但會使社會總成本極大增加。
新興的虛擬網絡空間,僅僅發展了幾十年,在這個空間中,什么是善,什么是惡;應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到目前為止沒有一個明確的、體系化的約定,只有一些樸素的、初步的認識。網絡黑客是從個人利益最大化角度出發,破壞了網絡中的協作秩序,使網絡維護使用成本極大增加。
從這個角度看,由技術手段和大眾想象共同構成的網絡虛擬空間,構成了平行于現實社會空間的環境,依托這個環境而展開的大規模協作也應當有其相應的秩序,使網上各方各安其命,各司其職,而不會遭到竊取、篡改、毀癱等惡意破壞,這是網絡安全的本質任務。
Ripple CEO代理律師Nicole Tatz申請退出SEC訴訟案:12月18日消息,在美國SEC和Ripple的訴訟中,Ripple律師Nicole Tatz提交一份動議,要求撤銷其代表Ripple首席執行官Brad Garlinghouse的律師身份。因為她離開律師事務所Cleary Gottlieb Steen & Hamilton,該律師事務所在此案中代表Ripple首席執行官,其他代理律師保持不變。(U.Today)[2022/12/18 21:51:59]
例如當前普遍使用的網絡防火墻等技術工具,就是構建網絡秩序的一種手段,通過在網絡的訪問者與被訪問者之間建立只有唯一開口的“墻”,用技術手段約束網絡訪問行為,從而形成一種強制的網絡秩序。
簡言之,網絡安全的責任,不只是單純的技術方法或手段,而是在網絡空間這個由技術和想象共同構成的環境中,建立一種新型的、合理的秩序,確保網絡空間整體發揮最大效益,降低網絡協作成本。
三、淺探中國傳統文化對網絡安全的貢獻
當前信息技術迅猛發展,新興模式不斷涌現,已經開始呈現指數發展趨勢。在新技術、新模式帶來便利的同時,伴隨發展也帶來了各類新的風險,甚至是對人性的沖擊,經常是老問題尚未解決,新問題又層出不窮。在快速變化的形勢下,如何保證網絡安全更是一個難題。
Stride:第一年 STRD 代幣通脹量遠低于計劃數值,或將通過治理提案進行修正:12月16日消息,Cosmos 生態流動性質押協議 Stride 表示,按照目前的速度計算,第一年 STRD 代幣通脹量為 350 萬枚,遠低于計劃的 950 萬枚,或將通過治理提案進行修正。此外,社區治理剛剛通過了一項提案,該提案會將 Stride 收取的質押獎勵的 10% 分配給 STRD 質押者,這些資金原本被分配給協議本身。Stride 基金會表示,Stride 是一個開源項目,STRD 質押者可以通過投票來改進代幣經濟學。[2022/12/17 21:49:44]
網絡空間本質上是人與人的交互協作環境,網絡技術只是把人連接在一起的工具,網絡安全的核心還是人的問題。在這種認知下,回看中國傳統文化的智慧,使用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從人性的視角出發,把握人之所以為人的本質,洞悉人之間交互秩序建立的方法,不失為在新時代解決新問題的一種途徑。
孟子認為:人之所以異于禽獸,幾希。這個“幾希”是微乎其微的意思,意指“良心”,是人區別于動物,所以為人的本質。由良心演化為“四心”、進而形成“四端”學說,也就是“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仁、義、禮、智(后又加入“信”),形成“五常”,這五個恒久不變的道德觀念,形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觀,指導著中國社會的建構與發展,影響著每一個人的行為舉止。在網絡空間,也同樣可以嘗試用“五常”指導網絡秩序的構建,并以人文精神為牽引,建立一個良性發展的網絡環境。
FastAF與基于Solana的NFT項目Degen Apes達成合作:金色財經報道,FastAF和Degenerate Ape Academy合作促進手機上的NFT門控商務。?Degenerate Ape Academy的持有人可以在快速商務應用FastAF上獲得獨家商品。該伙伴關系為第一個基于Solana的項目提供了一個代幣門的用例,該項目凈銷售額超過100萬美元。[2022/9/21 7:11:26]
網絡的“仁”,是人與人網上協作的根本策略。孟子說“仁者愛人”,這個仁愛,包括了與人相處中的情義、給予、尊重、寬容、分享等。在網絡中,雖然不能直接看到連接在另外一端的人,但也應該以仁愛之心,樹立起網絡的道德觀念。進化論和博弈論中也有類似的觀點,就是在群體中采用合作的策略,從長遠看,群體能夠具備更高的競爭力,獲得更多的收益。
網絡的“義”,是沒有外界約束下的個人行動準則。漢代大儒董仲舒說,以仁安人,以義正我。也就是說仁之法在愛人,義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義”也就是自己在內心中有本賬,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都是發自內心的。按照王陽明的看法,人心是超越善惡的,是能夠辨別善惡的,但由于有意動會被蒙塵,從而失去了本性,必須修煉為善去惡的功夫,所以那種看似無拘無束的網絡惡行,需要由內心和良心去評判拔除。
網絡的“禮”,是網絡中的交互和行動的規矩。在孔子時代,禮是從周代禮制延續而來,重點是處理長幼尊卑的差別,雖然現代社會人人平等,但在實際生活中,不同身份的人也需要不同的對待,如父母、兄弟、上下級之間等。在網絡空間同樣存在不同身份的人,如網絡管理者、使用者、維護者、執法者等等,每類身份的人的邊界在哪里,應如何與其他身份形成穩定的、可預期的交互關系,需要依禮建立起全新的網絡交互秩序。
網絡的“智”和“信”,與我們當今所理解的概念相對接近。“智”有兩個層面,一方面是認知,首先需要了解更多的知識,開拓更多的眼界;另一方面是智慧,在認知基礎上,具備明辨是非的能力,具備正確決策的能力。“信”則是在網上建立一套誠信體系。
網絡中的仁、義、禮、智、信,最終演化為網絡的秩序和規矩,依賴人文和技術的手段實現,這就是網絡安全的作用。在花樣翻新的網絡技術演進下,在詭譎多變的網絡風險變化下,網絡人需要堅守的是人性,是仁、義、禮、智、信這種恒久不變的價值觀念,形成良性的互動協作環境,進而最大化技術對人的貢獻,而不會在紛繁多變的技術進步中迷失方向,甚至是被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所毀滅。
四、網絡安全的發展設想
根據最新統計,當前中國已經有59.6%的人由網絡互聯,未來隨著年輕一代成長和入網門檻進一步降低,網上人口將越來越多,可以預計:不到20-30年左右的時間,就有可能達到人人上網的狀態,網絡將成為人們普遍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新環境、新空間。
網絡安全關乎人是否能合理地使用網絡,是否能促成網絡的合理發展演化,進而提高網絡整體的利用效率,最終提高人的生存質量和適應程度。如果進一步看未來網絡安全發展,以中國傳統文化正面引導,形成網絡空間的交互秩序和行動規則,未來網絡安全發展可能會呈現出不同的景象:
第一,網絡道德達成同步。西方有學者認為,在思想、精神和信仰的思維空間中,也存在著類似生物演化的效應,通過模仿和相互影響,文化可以傳承和演化。網絡直接連接著大眾思想認知,它的傳播、傳承效率更高。可以設想,如果以仁、義、禮、智、信(“五常”)作為網絡文化演進的“基因”,那么在較短時間內,就會形成類似音樂廳里的掌聲同步,文化道德也會形成同步,網民群體對什么是善惡,什么是對錯有統一認知,并自覺抵制和鄙視非道德的思想行為。
第二,網絡交互依“禮”而行。未來在正確的文化和道德指引下,網絡中會形成相應的交互秩序和規則,每一個網民都在自己的約束框架下從事網絡活動。對于風險較大的交互操作,采用相應技術手段強制設定規則,并進行監視和防范;對于風險較小的交互操作,依據網民的正面價值判斷進行約束,就如在現實社會空間中,大家都自覺遵守不隨地亂扔廢物的約定,從而降低整體的管理成本,使網絡效益最大化發揮。
第三,網絡安全集約賦能。按照事物發展演化的常見規律,網絡中秩序的建立與維護,最終會采用最高效能的方式實現。典型的高效能方式,就是把系統的復雜性壓縮在一起,統一對外輸出能力。例如電力系統剛發明的時候,每個工廠都會自建發電設施,而現在普遍使用集約化的大電廠統一輸送電力;還有云計算把分散的計算資源整合在一起,統一向用戶提供計算服務,大幅度降低了使用管理成本。可以設想,網絡安全的復雜性最終也會被壓縮,以統一能力的方式輸出到需求方和使用方,網御星云所推廣踐行的安全運營,就是這種理念的具體落地。
網絡空間及其安全的發展,使每個人面對不確定性的巨大挑戰。從中國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吸收精華,建立網絡空間良性發展的秩序,并使用高效率的集約化安全運營模式,實現網絡安全和有序發展,不失為新形勢下解決問題的一種途徑。
注:本文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主要參考徐小躍教授的《中國傳統文化與儒道佛》一書。
來源:東方網
近日,上海迪士尼樂園因禁止外帶食品入園登上輿論的風口浪尖。人民網發布《四問上海迪士尼:翻包、“雙標”,憑什么?!》一文,引起網友們的高度關注.
1900/1/1 0:00:00來源:環球外匯網 丹麥盛寶銀行的專家們近日列出了該機構傳統的“黑天鵝”事件年度預測清單。今年的清單被稱為“2020年十大最大膽預測”.
1900/1/1 0:00:00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比特幣、萊特幣,自一誕生就吸引了無數人的眼光。近年來,伴隨著比特幣的暴漲,投資者、交易所、幣圈自媒體以及各種不明身份的基金會、項目方紛紛涌入,構造了幣圈新“生態”.
1900/1/1 0:00:00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一本財經,作者|棘輪最近數字貨幣領域最火的一個詞,就是DeFi。這到底是一個什么商業模式?DeFi從業者天天喊著要革傳統金融的命,這是否有可能性?實際上,DeFi并不神秘.
1900/1/1 0:00:00此外,美國的一些相關法律也值得借鑒,比如遺產稅。不難推測,美國高達40%-60%的遺產稅促使不少捐贈行為的生成和基金會的建立.
1900/1/1 0:00:00記者|任悠悠編輯|許悅1近日,歐洲上市了第一款抑郁癥治療頭環Flow,這款頭環由瑞典公司FlowNeuroscience開發,用于減輕抑郁癥癥狀,并且通過了CE認證.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