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交易所 以太坊交易所
Ctrl+D 以太坊交易所
ads
首頁 > ADA > Info

從 Blur 的空投策略看代幣如何驅動增長_BLUR:blur幣是山寨幣嗎

Author:

Time:1900/1/1 0:00:00

文章速覽

1/ Intro

2/ 分階段的獎勵模型

3/ Token 設計角度的亮點

    3.1/ 恰如其分的節奏感

    3.2/ “損人利己”的忠誠度獎勵

    3.3/ 始終如一的核心激勵指標

    3.4/ 深入的游戲化思維

    3.5/ 精益的 Token 使用理念

4/ 一些探討

5/ Reference

1. Intro

Blur 的代幣獎勵及產品設計對 NFT 市場的影響是否良性近期再次引起廣泛討論。拋開爭議不談,Blur 的空投策略有許多可取之處,代幣激勵設計與產品、運營節奏深度融合,在 Blur 平臺生態的演進過程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Founder Pacman 認為,代幣是一種全新的介質,可以幫助解鎖增長和生態繁榮。

Blur 的經濟模型從 GMX, Uniswap, dYdX 等經典的 DeFi 項目中擷取了很多靈感,由團隊與 Paradigm 共同設計,同時 FenwickWest 在法律層面提供了很多幫助。其代幣分配設計如下:

Blur 代幣總量30億枚。其中,歸屬于社區的代幣占到51%(15.3億):第一季度空投發放了3.6億枚,第二季度空投待發放3億。代幣激勵預算由治理投票決定。

下文我們將先分析其分階段的代幣獎勵模型,并在此基礎上延伸討論其他項目在 Token 設計上可以借鑒的點,包括節奏感、忠誠度激勵、核心激勵指標提煉、游戲化等。

Enjoy~

2. 分階段的獎勵模型

畫圖:

產品特色:

注:忠誠度是 Blur 設計的一個指標,當達到其要求的上架條件時,可以獲得 100% 忠誠度。

2.1 第0次

日期:2022/05/04

大事記:Blur Beta 上線

核心摘要

Blur 的 Beta 版本根據 Blur Points 分數排名授予試用權,分數由歷史交易量對應的初始分數和邀請分數兩部分構成。每個參與者初始得到 5 個邀請名額,邀請分數指會得到被邀請者 1/5 的分數以及被邀請者所邀請的人 1/25 的分數獎勵。此外,在第二個和第五個邀請被確認時,還能分別得到 50% 和 100% 的分數倍增。邀請分數的設計使得用戶有動力盡可能去邀請有可觀交易量的用戶,同時最終入選的用戶大概率自身的初始得分也較高,從而完成了一次很好的目標用戶篩選,僅歷史交易多、有影響力的用戶獲得測試資格。

鑒于 Blur 初始是面向專業交易者的產品,這種初始的嚴格篩選可以幫助產品測試是否真正實現 PMF。當然,篩選實現的部分前提是邀請可以大規模地傳播同時結合一定的 FOMO 情緒。

2.2 Season 1

第一季空投分三次進行,總計分發了3.6億 Blur 代幣,授予對象包括活躍交易者,關懷包裹持有者,創作者等。

Airdrop 1

空投日期:2022/10/19

大事記:Blur 產品正式上線

核心摘要:

第一次空投(下文簡稱 A1)的受眾是過去6個月在 Opensea 上交易量超過 1eth 的用戶,隨后他們會基于在 Opensea, Looksrare, X2Y2 等平臺上的總交易量得到一個分數,這個分數決定了他們能得到的關懷包裹數量。關懷包裹里含有 Blur 代幣,具體代幣數量在代幣正式發布時會揭曉(初始定在1月)。而要領取關懷包裹,用戶需在14天內在 Blur 平臺上架一個 NFT。

ENS 發起新提案,計劃將過期域名的臨時溢價從 2000 美元提高到 10 萬美元:1月10日消息,以太坊域名項目ENS 現已在Snapshot發起對最新治理提案的投票,計劃將過期域名的臨時溢價起始價格從 2000 美元提高到 10 萬美元,每小時下調150美元,并在28天后降低為0,以防止域名“狙擊”的情況。[2022/1/10 8:37:41]

A1 作為 1 次回溯性的獎勵,數量級不大,主要起到發聲作用,從 CAC 獲客成本角度預計是非常劃算的。另一個角度,這也是試圖挖競爭對手的大戶墻角。同時用戶并非直接接收空投,而是需要完成上架這一核心動作,為后續的 A2 做好鋪墊。

Airdrop 2

空投日期:2022/12/05(原預告是 11 月)

大事記:支持以 ETH 進行 Bid

在 Blur 進行 A1 時,其宣布了 A2 的獎勵規則。A2 會基于上架行為計算分數,雖然沒有明確的獎勵公式,整體的獎勵傾向是鼓勵上架更多 NFT,藍籌和活躍系列更優,賣出概率高的得分更高,同時引導使用不同的上架工具(按地板價/特征地板價上架等)。通過明確提前告知 A2 會顯著更大,Blur 給了用戶持續參與準備 A2 的動力,提升上架動機。同時,A2 還首次提出了忠誠度的概念,只有當用戶在 Blur 上以不高于其他平臺的價格上架時,其忠誠度才會保留 100%,完整忠誠度的用戶可以得到雙倍積分,忠誠度會進一步影響后續得到不同品質關懷包裹的概率。使用橫掃地板價等功能也會有一定的積分獎勵。

鑒于 A2 上線的同時,產品側同步上線了以 ETH 進行 Bid 的核心功能。用戶認領 A2 的關懷包裹必須嘗試 Bid 功能,而 Bid 則是后續 A3 空投的核心激勵行為。這也表明激勵重心從供給側開始轉移到需求側。

Airdrop3

空投日期:2023/02/14(原預告是1月)

大事記:Blur 代幣上線

A3 是第一季當中最大的一次空投,基于用戶在該期間的 Bid 行為授予分數。不同于前兩次空投, A3 公布了相對明確的激勵機制:

整體來說,參與競價越活躍的系列可得到的分數越多,在同一個系列內,承擔最高成交風險的競價可得分數越高。從而用戶有動力貼著地板價出價,買賣價差可以有效縮小,促進成交。值得注意的是,一旦某個競價被接受,則該競價不再為出價者贏取分數。而公式中 d_j 的計算方式則表明,如果高于地板價出價,d_j 反而大,最終得分反而小。所以從獲取分數考慮,相對優的出價策略之一是相對貼著地板價出價,但最好不要做最優出價者,更激進的出價處有一定的出價深度反而好,從而確保自身出價較安全,離真正成交有一定的距離。這種并不直接鼓勵交易量的機制設計的目的是在提升流動性的同時盡可能避免虛假交易。

不過另一維度,我們可以看到 xp 里一個重要維度  w 指該系列在當天交易量里的權重,類似 DeFi 里激勵活躍的交易池子,可見平臺對交易量仍然是有相當追求的。這樣的設計也會導致一定的馬太效應,即交易活躍的系列由于更多人提供流動性而更加活躍。此外,在滾動的 24 小時排行榜上排名前 100 的競價者可額外獲得 2.5 倍的獎勵倍增。這種明顯利好大戶的設計可能也會使用戶為了獲得超額獎勵去進行很多“無謂”的 Bid。當 NFT 交易本身不是目的(刷分才是),則用戶會允許 Bid 本身產生損失。大家基于 Blur 空投能夠彌補 bid 損失的預期進行反復的買賣,以期待得到更高的分數。這種預期是其設計的漂亮之處,也埋下了一定的隱患:當市場好的時候,這個預期會是正向助力,沖往更高的交易量;而當市場一般或者預期搖擺時,就會有不可控的用戶流失。Twitter 賬號 @ShaneCultra 對此曾有個精彩的論述,不妨就把自己當作做市商,而不是 Blur 礦工,可能能做出更優的決策——短期可能會損失積分,但虧錢也少,更可持續,長遠可能會得到更多積分,最終實現賺錢。

2.3 Season 2

bant.io公司宣布將從 2021 年第四季度開始接受加密貨幣支付服務:金色財經報道,一家 B2B 多合一的潛在客戶生成和銷售加速服務公司bant.io在一份聲明中宣布,它將從 2021 年第四季度開始接受加密貨幣支付服務。bant.io 創始人 Andrei Breaz 在接受采訪時解釋說:在過去五年中,我們創新了 B2B 潛在客戶生成,同時提供了業內最靈活的付款計劃之一。現在,通過接受除法定貨幣之外的加密貨幣,我們打算為我們的客戶提供更加靈活和無縫的支付流程,這也將滿足行業不斷增長的需求。

bant.io 為世界各地的公司制定個人和獨特的戰略,以實現其銷售目標并帶來新的業務線索。(live bitcoin news)[2021/10/4 17:22:48]

開始日期:2023/02

空投日期:未知

第二季空投始于 2023 年 2 月,目前結束日期未知,共有 3 億的 Blur 代幣待發放。在 Blur 的設計中,代幣的激勵方向如同指揮棒,隨著產品核心功能的迭代,其指向性也會發生變化。

初始階段,上架與競價行為均分總獎勵,獲得上架分數的方式同 A2,競價分數的方式同 A3。

5月點對點永續借貸協議 Blend 上線后,一部分 NFT 系列不再獲取上架分數,上架獎勵轉移到借款獎勵,總分數值保持不變。用戶可以通過提供借款選項獲取借款分數。用戶對風險的承受度越高(體現在同抵押物可借款額度高),收益要求越低(APY 低),則借款分數越高,從而盡可能給潛在買家提供有吸引力的借款選項。這也是給需求端放了一個杠桿。

7月初,Blur 更新了 Trait Bid 功能,允許用戶按照具體特質出價。雖然所有 NFT 都支持該功能,但僅有部分 NFT 系列(包括 Punks, Degods 和 Milady 等)可以獲取特質出價分數,同時這些 NFT 不再獲得競價分數。(不同 NFT 可獲得的分數類型可具體查看:https://blur.io/collections 中的 Points 部分)

特質出價越高,該特質所含 NFT 數量越多,則得分越高,不過其得分權重受到一定倍數限制。官方舉了一個例子,假設一個系列有 10 個 NFT:6 個地板價, 3 個中間檔 和 1 個稀缺 NFT。假設中間檔出價是 1.5 倍溢價,稀缺 NFT 是 10 倍溢價,倍數上限設為 3。則各部分的權重如下:

6 個地板價: 6x;對應 44% 的分數

3 個中間檔: 3 x 1.5 = 4.5x;對應 33% 的分數

1 個稀缺: 1 x MIN(3, 10) = 3x;對應 22% 的分數

可以看到,特質出價只影響競價不同 NFT 所獲取的分數,而不影響競價端的總得分(不同稀缺度按比例分配)。且由于地板價 NFT 數量更多,大部分的得分仍然歸屬于合集競價。之所以給稀缺 NFT 上限限制,是為了防止有人惡意出價操縱得分。上限限制具體倍數可以根據市場情況有所調整。

關于這一給分機制對 NFT 交易的影響眾說紛紜。一派認為,特質出價功能會把稀缺 NFT 的價格打下來,因為礦工有動力為了獲取高額積分去出價,隨后又迅速拋售;另一派則認為實際情況復雜得多,不能線性外推,比如稀缺 NFT 的定價難度大,礦工在出價上會更謹慎。具體影響還有待時間檢驗。

觀察第二季的給分方式變化,可以明顯發現其遵循的策略是:當某種行為已經較穩定時,激勵會調往更需要的地方,使其激勵效果最大。這也順應了平臺在不同階段所需要側重發展的點不同,能夠適時地調整指揮棒,最小阻力地引導用戶行為是 Blur 的代幣激勵出發點。

至今第二季仍未明確其結束時間。尤其在 Trait Bid 上線同時,官方宣布還有三個重點功能待上線,意味著結束時點可能仍然需要相當一段時間,社區內不滿的情緒進一步發酵。排名第一的大戶直接撤走了 7842ETH,暫時退出了這場積分游戲。之所以不滿是因為在 Blur 的設計中,獲取積分不等于獲取代幣,兩者之間是一種換算關系。第二季總預算是3億枚代幣,持續時間越久,發放積分越多,則每積分對應的代幣越少,也就相當于變相被稀釋。

Blur 這種先發放積分的形式給了自身很大的自由度,且可以調控賽季持續時間,本質是在調控行為的激勵成本。但這個也是在與用戶之間進行雙向拉鋸,一旦賽季時間過長,或代幣價格下跌,用戶不能對激勵的價值有明顯向往,則用戶很可能退出游戲,所以也需要做好平衡。回顧第一季時雖然有延期,但 Blur 一直提前宣布了每次空投大概結束時間,第二季調整成了結束時間未知,且目前持續時間已有5個月,難免部分用戶會失去耐心。這說明對代幣的高預期并非萬能藥,有時也會反噬,需要做好預期管理。

Audius、DODO、Livepeer 等應用從 The Graph 托管服務遷移到主網:6月11日消息,區塊鏈數據索引項目 The Graph (GRT)表示,Audius、DODO、Livepeer、mStable、Opyn、PoolTogether、Reflexer 和 UMA 等應用現已完全從 The Graph 的托管服務遷移到主網,成為 The Graph 主網上的 10 個子圖,且均可使用 GRT 來支付網絡使用費。[2021/6/11 23:29:40]

2.4 小結

從 Blur 持續的產品和代幣激勵迭代中可以看到,PMF 某種程度是 Blur 的生存之本,而出色的代幣設計則是一個杠桿,也幫助其更好地面向市場競爭。

Blur 一開始清晰面向職業交易者,立足點夠銳,與 Opensea 的主力人群區隔開。這群人交易金額大,頻次高,更逐利,激勵指標更好提煉。產品功能層面,批量上架、橫掃地板價的設計也是完全切中了這批交易者未被滿足的需求,同時通過代幣激勵用戶使用這些功能。

做出上述產品設計的前提是 Pacman 判斷 NFT 也有專業化交易的需求,且 NFT 交易會是和 FT 交易起碼相當甚至更大的市場。此外, NFT 不同于 FT,傳統的交易所很難用老思維同時做好兩者。而一開始零手續費的設計,則源于 Pacman 對于淘寶和亞馬遜等平臺起家和發展過程的認知,他由此得出變現并不是難點,在初始時如何把網絡搭建起來才是真正的挑戰。一旦一個有價值的網絡成型,商業化的方式會有很多。而由于零手續費的設計,平臺在一開始也沒有太多動力激勵用戶來刷虛假交易量,對平臺益處不大。

不可否認,空投是一種有效的吸引用戶的方式,但如果沒有優秀的產品或協議來承接,則猶如用一個有漏洞的水桶接水,不管倒入多少體量,最終都會流逝——竹籃打水一場空。而 Blur 則做到了更高的層級,不僅拿出了解決明確痛點的產品,同時其激勵設計使其在競爭中后來居上,幫助自己完成了很好的冷啟和破局。比如 A2 激勵最低價上架,有效地提升了供給的競爭力,可以吸引更多的買單,精準打擊競對。在此基礎上再拔高,則可能是代幣激勵及產品設計在利好自身的同時能否給行業帶來更多正向影響,這往往是處于龍頭身位的公司才有余力想的問題。

與社區成為利益共同體

在 Blur 整個發展過程中,其另一個值得稱道的點在于與社區的密切溝通。比如在 Beta 階段,其篩選及邀請了一些核心用戶之后,與參與測試的用戶保持了高頻溝通,founder 也積極在 Discord 活躍,接受用戶反饋。如此一來,trader 們很有參與感,也會對產品產生一定的歸屬感。除了情感上的關聯外,利益綁定則更為直接。在10月產品正式上線時,Blur 宣布其也引入了 @punk6529, @CozomoMedici, @dhof, @krybharat, @Zeneca_33 等人來做投資人。這些人既是投資者,重要的用戶,也是 NFT 領域有影響力的 KOL,可以是重要且有效的宣傳節點。能撬動且留存這些人的 ROI 是很高的。

對此,Pacman 有個描述,Blur 最終的獲勝途徑在于每個人都決定使用 Blur 且幫助 Blur 獲勝,同時這個勝利屬于積極使用 blur 的每個人和社區。從這個點上,可以理解 Blur 的 A2 和 A3 兩次大的空投,都是將代幣授予 Blur 的活躍用戶,從而將代幣激勵與發展網絡的訴求充分連接起來。當用戶成為利益共同體后,其粘性會更強,并有動力為網絡的持續繁榮做出貢獻。不過這也有個大前提,即 Blur 幣價能夠相對穩定以及用戶成為代幣持有者后可以享受一些具體的權益,這個點會在后文的代幣價值中展開討論。

3.  Token 設計角度的亮點

3.1 恰如其分的節奏感

當我們從上述時間軸角度看 Blur 的代幣空投,可以明顯感知到其在設計上的節奏感把握。好的設計配合好的節奏才能恰如其分地運行,充分發揮代幣的威力。

1) 空投時點的設計

比如正式上線與測試版之間隔了5個月,猜測這5個月的時間里 Blur 同時在做好幾件事:

BD 頭部交易員;

Cosmos 創始人 Jae Kwon 從 AIB 及 ICF 基金會離職 全職開發 Gno 智能合約語言:Cosmos 創始人 Jae Kwon 宣布從 Cosmos 網絡軟件開發公司 AIB (All in Bits)及 The Interchain 基金會(ICF)離職,全職開發 Gno 智能合約語言。The Interchain 基金會是位于瑞士的非盈利基金會以支持 Cosmos 的生態建設,而 AIB 是負責開發 Cosmos 網絡的軟件開發公司,這意味著 Cosmos 創始人 Jae Kwon 將離開 Cosmos 生態中最核心的支持機構。Jae Kwon 表示,Gno 是適用于 Cosmos 生態的下一代的智能合約編程語言。[2021/2/15 19:47:00]

產品迭代:基于用戶的反饋 ;

醞釀空投計劃和營銷策略等。等到其正式上線前夕,Blur 從聚合器體量角度已經是第二名,從而在其正式上線面向公眾初始,已經有較好的勢能和產品體驗。

11 月初,Paradigm 主導的 NFT 系列 Art Gobbler 上線,在 NFT 圈引起極大的 Fomo 情緒,其很適合用 Blur 來交易(面向專業 trader 的一些產品特征:速度快,更新及時等),助推 Blur 在交易量層面登頂。在外人看來,這種增長速度是驚人的,也會引發巨大的口碑傳播。而 Blur 作為和 Paradigm 有密切合作的被投公司,很難說 AG 的發布時點是個純偶然事件。這種能運作一個頂流 NFT 的能力及其與上線時點的配合不得不讓人慨嘆其思考安排之精密。原定的 A2 空投即安排在 11 月,在發展如火如荼時結合空投預期,無疑是爆上加爆。

第一季的代幣空投預期都統一聚在了 23 年 1 月,A1, A2, A3(包裹空投)之間的間隔約在 2 個月,且提前告知了大概的時間點,配合產品不斷的上新節奏,步調和諧(Blur 的上新效率很高,團隊很拼)。這里有個疑問是,Blur 團隊是明顯有掌控節奏的能力的,那么其在第二季選擇持續時長未知的方式,除了自由度之外,最重要的考量點是什么?抑或是對社區的忠誠度太過自信?

2)空投數量的設計

第一季空投在數量上也做了精心規劃,A2 體量是 A1 的 10 倍(體現在整體分發更多關懷包裹),A3 體量是 A2 的 1-2 倍。這種數量級設計和持續向上的預期,使得老用戶可以為了更大的奔頭一直堅持到 A3,同時持續吸引到一些新用戶。A1 的數量相對少,主要是為了在初期吸引注意力,說明團隊在很精益地“花費”代幣。

第二季空投數量在整體上與第一季相當(~整體代幣數量10% ),也說明 Blur 整體還處于需要花費大量代幣實現業務目的的階段。

3)雙邊市場構建

平臺的搭建從來不是容易的事,雙邊如何構建,代幣激勵能在什么環節起到激勵作用需要審慎的思考。Blur 選擇的路徑是先構建供給端,再激勵需求端,最后可以互相激發,達到較小的買賣價差并實現高流動性。這個在邏輯上的合理性是,如果有最優和高性價比的供給,那么需求端的激發就容易很多,此時,代幣激勵起到的是錦上添花的作用。后續需求來了后,供給端就有動力留存在平臺上,此時激勵就可以從供給端調向需求端。反之,如果順序是先用代幣憑空撬動需求端,卻缺少優質供給,顯然會費力很多。

整體邏輯并不復雜,但是實踐上有很多的細節和巧勁,最終的回報即實現網絡效應。

3.2 “損人利己”的忠誠度獎勵

忠誠度設計是 Blur 的代幣機制里不可繞過的一環,也是其代幣層面應對市場競爭的重要方式。簡單來說,如果用戶在空投準備期間保持高忠誠度,則其獲得更多代幣的可能性會提升。值得注意的是,Blur 考察的是期間內的平均忠誠度,所以用戶無法通過僅在期間末提升忠誠度而獲得顯著更多獎勵。

在第一季的 A2, A3 中,用戶只需在 Blur 上架,且相比其他平臺價格最低,即可獲得 100% 忠誠度。到了第二季,忠誠度的條件愈發嚴苛,用戶只有在僅上架 Blur 的情況下才能獲得 100% 忠誠度。

用戶積累 100% 忠誠度的動機來源于更大概率的高額代幣獎勵。關懷包裹分為不同稀有度等級,分別是 Uncommon, Rare, Legendary 和 Mythical。稀有度越高,則內里所含 Blur 代幣越多。A1 時,關懷包裹稀有度是純按數學概率隨機分配的(A1 含三個等級,Founder 曾在一次訪談中透露分配概率大概是 Uncommons 88%, rare  11%,legendaries 2.2%)。A2 之后,雖然分配到的包裹數量不受影響,分配到稀缺包裹的運氣值則與忠誠度息息相關。

動態 | 2千萬枚 USDT從 Tether Treasury轉至 Bitfinex交易所:據 Whale Alert監測,剛剛2千萬枚 USDT從 Tether Treasury轉至 Bitfinex交易所。[2019/7/4]

保持完整忠誠度的用戶有2倍的幾率得到 Rare 包裹,3倍的幾率得到 Mythicals 包裹,Mythicals 里含的代幣數量是 Uncommon 的100倍。這種大倍數的對比會給到用戶足夠的動力維持高忠誠度。

最后用戶得到的代幣數量取決于包裹數量 * 包裹稀缺度,稀缺度是在設計上做了進一步分叉,反應的業務目的是 Blur 不光希望用戶使用自家產品,還希望以此打擊競對,實現絕對優勢,即一步到位實現“損人利己”。可以說忠誠度的設計是 Blur 飛輪能轉起來最精妙的環節。100% 忠誠度某種程度也是鏈上行為透明的產物,強勢公司可以推行其霸權,這在物理世界的商業競爭中很難實現,比如瑞幸很難限制顧客不去購買庫迪的咖啡。

如下圖所示,整個循環里的薄弱環節在于養成習慣部分。假設激勵停止/力度減弱,競爭態勢是否會發生變化,是否有別的交易平臺可以通過更強的代幣激勵將用戶撬走?這里仍然存在不確定性。這也考驗 Blur 平臺在當下代幣激勵下猛藥的時候是否可以在非代幣層面,比如產品功能、流動性等無法輕易趕超的部分,積累起足夠的暫時無法逾越的優勢和不可替代性。

3.3 始終如一的核心激勵指標

代幣激勵對于從頭構建網絡來說是個非常重要的手段,但重點把激勵點位設在哪則體現了設計者對核心成功要素的判斷。過往,包括在 DeFi 場景中,大部分協議激勵的主要是交易量,這帶來的直接副作用就是虛假交易。虛假交易為主的場景猶如營造了一種虛假繁榮,既無法構建一個健康的系統,也不可持續,激勵一停,就會斷崖式坍塌。因而,是否有原點的那個「真」非常重要:吸引真實用戶并留存。

在這點上,Blur 自始至終堅持激勵的是流動性。這個激勵導向也同 Blur 目前的核心受眾是專業交易者有關,對于高頻交易者,流動性至關重要。流動性越強,買賣價差越小,交易更流暢,自然而然就會吸引到更多的交易量,且這種交易量是有機的,更可持續。而且在 Blur 中,一旦 Bid 被接受,其會停止得分,所以某種程度,它是反虛假交易的。它更鼓勵用戶貼著地板價提供足夠的的深度。這種激勵思路同 Curve 有相似之處,通過獎勵 LP 來營造好的流動性環境,而不直接獎勵交易量。

包括在最新的產品 Blend 中,其也不激勵借款(Borrow) 行為,而是只激勵提供借款(Lending)的用戶。如果激勵借款,其實質和鼓勵交易量是一致的,都會制造虛假交易的動機,尤其 Blur 當下沒有設置交易手續費,虛假交易可能會更猖獗。對于借款人來說,其雖然沒有直接被激勵,但他們可以得到一個條件更好的借款,也是間接從流動性中受益。在 Blend 初期,僅有限幾個 NFT 可以進行借貸。背后的考量是將有限的流動性聚集在少數幾個 NFT 系列上,從而在發布伊始即可獲得充足的流動性。在過程中,用戶逐步了解協議的運作模式,被收益吸引,參與其中提供流動性。當流動性更加充沛的時候,平臺可以放開支持更多 NFT 系列進行借貸。如此一來,借貸市場始終在相對高效運行,只不過從小范圍走到了更大范圍的融洽。

在產品上,與此對應非常值得稱道的是 Bidding Pool 的設計。同一筆錢,用戶可以反復使用,既可以用來競價,也可以用來借款,甚至在一個系列提供多個借款選項,或給多個系列提供借款,即用戶可以以同一筆錢同時獲取競價分數和借款分數,盡可能提升用戶出這筆錢的動力。這種設計無疑大大提高了資金的利用效率,改良了流動性。

3.4 深入的游戲化思維

Pacman 曾提到購買 NFT 是充滿樂趣的體驗,他希望盡可能重現這種樂趣。在整個過程中,我們時常可以看到游戲化的影子,適度的游戲化的引入對于提升用戶參與度和參與體感都非常有用。比如事先未知獎勵分配,而是先拿到關懷包裹,這里由于關懷包裹稀缺度的隨機性,給用戶猶如開盲盒的體驗。忠誠度對稀缺性概率的影響,給這場游戲增添了復雜度和可玩性。開盲盒的結果,也會引發廣泛的傳播。此外,Blur 大部分時候并沒有直接告知明確的獎勵公式(即使在 A3,由于一些核心參數未披露,公式也僅能給到定性的指導),這樣用戶并不是如同 DeFi 挖礦一樣為了一個相對明確的收益率在做機械任務。用戶面對未知,需要多去做探索。這種不確定性可能在達成目標上會有損耗,但也會有效地防操控。

在分享動機的構建上,Blur 也做了精心設計。比如22年5月邀請邀請 Beta 版測試用戶時,當用戶登陸并連接錢包時可以看到自己的得分卡,該得分卡基于分數將用戶的 Trader 類型進行歸類,并進行分數排名,不同等級的得分卡顏色不同。得分高的用戶出于炫耀屬性自然會分享自己的得分卡。排名靠后的用戶出于自嘲或其他目的也會分享一些有意思的內容,比如 Me vs a Legendary Trader,將自己的得分與傳奇交易員對比。這無疑比僅僅給用戶展現其過去一年的交易量有傳播性得多。

此外,抽獎也是個基本思路。在一些重要的時點,Blur 也會通過獎勵關懷包裹的方式鼓勵用戶轉推并分享為何其對 Blur 感到興奮(比如產品正式上線時的這條:https://twitter.com/blur_io/status/1582777892827586562)。獎勵不大(10 個關注用戶分享 100 個關懷包裹),但可以在 Twitter 上形成很好的造勢和自傳播。

好的機制設計配上好的運營手段,可能會事半功倍。Blur 這種將傳播目的深植于產品上線或發布的每一環節的精細化運營的理念值得借鑒,而游戲化和不確定性的引入可能就是其中的絕妙引子。而且有時候,并不全是高大上的策略,反而是一些細節,比如得分卡的 UI 設計能充分展現炫耀屬性,分享體驗順滑等等。

3.5 精益的 Token 使用理念

Token 發放表面上沒有從公司的口袋掏錢,但實質上也是實打實的費用。從資本支出的角度來看,每一筆花費都應該盡可能去衡量 ROI。Blur 在這個層面是做了審慎思考的。在 Pacman 看來,僅把 Token 用來做回溯性獎勵,發給過往用戶不是最高效的用法,也不應該悄無聲息地空投,毫無宣傳作用。相反,應該用來向前獲取新用戶,同時把獎勵給到正在幫助 Blur 構建網絡效應的人。對于處在構建網絡初期的公司來說,Token 即是燃料,燃料點在哪對網絡的冷啟動最有利,怎么給到當下正在貢獻的用戶,決定了飛輪能否轉起來,是需要去好好盤算的。誰能把 Token 獎勵用的更好,誰預支配的效率更高,誰就更能取得優勢,朝目標更近一步。由此,我們能回頭重新理解 Blur 的一些空投設計,比如將空投分為多輪,是為了將激勵給到更相關的當期貢獻者,同時激勵規則可以根據需求更靈活地進行調整。

我們也可以從資本支出角度審視 Blur 維持流動性的成本。以第二季為例,總計發放 3 億枚代幣,有相當部分推測空投可能會發生在十月,則為期約 8 個月。以目前 (230713) 的代幣價格($0.32)計算:

總投入約為 300M*0.32 = 96M,日投入為 96M/240 = 0.4M

當前 Blur Bidding Pool 的余額約在 $115M,則相當于每日支出 $0.4M 維系 $115M 的流動性,約 0.35%/天,年利率約在 127%。從利率角度,這個維系成本仍然是相當高的。

4. 一些探討

4.1 $Blur 代幣價值

$Blur 代幣目前沒有明確的經濟層面的代幣賦能,這也是對代幣是否有價值的爭議來源之一。不過細看的話,其治理權是有一定實質性作用的。$Blur 同時控制了市場協議和借貸協議的治理權。在收入側,目前 Blur 仍然是零手續費狀態。后續,社區可以投票決定是否開啟市場手續費以及借貸協議費率的開關。此外,治理也可以決定國庫 Grants 的發放,以及鏈上的一些功能設置,比如投票期限、最小投票數等。要參與治理,用戶需把其代幣委托給一個地址,最終的治理權同其委托代幣數量成正比。此外,Blur DAO 下屬的激勵委員會可以決定 10% 的代幣發放以用來激勵。最終希望實現的是,$Blur 可以控制協議的價值增長和分配。

回顧 Curve,擁有 CRV 并質押的投資者可以控制手續費的分配走向,同時 CRV 獎勵的爭奪也引發了賄選之戰。一旦有真實受益發生,預計 Blur 平臺上也可能會發生有趣的治理競爭。而這種能夠用代幣捕捉到協議增長和財務收益的能力,也是 w3 公司區分于 w2 的顯著差異,某種程度也體現了取之于民,還之于民的理念。與此相對應的,Pacman 一直稱 Opensea 是一個 w2 的公司,且利益的大頭歸屬于團隊和股權投資者。

另一層面,鑒于 Blur 上聚集了 NFT 市場的大部分交易量,尤其是其所面向的增長相對最快的專業交易者的市場。擁有 $Blur 頭寸某種程度相當于購買了 NFT 領域的指數,相比于低流動性的具體的 NFT 系列,可以更大額度、更靈活地交易。此外,如果 Blend 所處的 NFTFi 領域后續迎來爆發式增長,持有 Blur 也能享受到該市場增長的收益。即,$Blur 的價值來源可能是多樣化的,當 NFT 市場增長的時候,Blur 大概率也會受益,我們可以將其作為 NFT 領域的 Beta 來看待。

4.2 Token 設計可以促進版稅嗎?

關于版稅的討論一直是 Blur 爭議的核心。如果有平臺強制征收足額版稅,則用戶可以繞過平臺進行私下交易,或者一些新平臺可以通過零版稅來撬取市場,可見強制不是商業層面的最優策略(尤其對于新平臺)。另一層面,平臺激勵版稅的動機是什么?部分來源于創作者是當前 NFT 生態重要的一部分,良性的版稅制度會有助于 NFT 生態的整體繁榮。不過鑒于這個是行業長期的受益點,可能只有龍頭有這個格局和能力來真正推行版稅。所以不妨探討,單從 Token 設計層面,是否有促進用戶主動選擇版稅的可能。

在 Blur 正式版上線初始,其嘗試了一種相對溫和的版稅激勵策略,當用戶將版稅設置在0.5%以上時,其在空投上可以獲得更大優勢,相當于用代幣獎勵結合版稅支出,整體收益為正的方式鼓勵用戶支付版稅。這個思路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仍比 Opensea 版稅費率低。這里可以嘗試的最簡單的一個思路比如是否可以把不設置版稅和設置足額版稅的代幣獎勵倍數拉開差距,極端情況假設前者為0,支付100%版稅是50%版稅獎勵倍數的10x+(如同關懷包裹的倍數)。當然,這要建立在對 $Blur 價值的高預期上。

12月,Blur 在已有的 NFT 系列實行了最小0.5%版稅設置,同時匹配了價格匹配策略,即如果一個低版稅的市場獲得了超過一定門檻的市場份額(單一系列維度),平臺會自動給其加價,直到低版稅市場抬高其版稅設計。這有點像通過看得見的手進行調控,以期達到博弈論的最優結果。

此外,是否有方案可以使平臺、用戶、創作者實現三贏,比如在某個平臺上交易的為 NFT 付足額版稅的用戶,可以積累某種積分,該積分后續可以享有該平臺部分收入的分成,即把支付版稅變成一個前期投入,換取長期分紅預期。對平臺來說,其可以通過該分成激勵間接換取創作者的粘性。同優質創作者之間的連接及互惠的機制設計有助于平臺的長期良性發展。

4.3 激勵規則的流變

平臺的特性在于其生態的演變,不同時期其發展重心、激勵行為會發生變化。比如隨著 NFT 的迭代,未來 NFT 的資產大頭很有可能不是 PFP 類,而是 GameFi 或 RWA 相關的資產。Blur 如果要繼續在變化的行業里占據鰲頭,則其必須適應新的主流資產,其激勵對象可能會有較大的調整。

這里如何適時地調整好激勵規則,平衡好新老用戶的利益就很關鍵。這也意味著激勵設計需要適度。如果過量的話,即把過多的話語權($Blur 代幣)提前交給了某個群體,則他們作為利益既得者,未必會持續為 Blur 生態網絡發展做貢獻,卻又把持了利益的分配權利,對后來貢獻者的激勵就很可能不夠。如果某個巨鯨攫取了巨額的 $Blur 代幣,在生態中的角色過重,假使其站到了平臺對立面,平臺也會很被動。下猛藥容易,收回卻難。為了代幣可以持續在平臺發展中起到正向的激勵作用,則一定要大致做好激勵分配的規劃。綿延不絕,偶有爆發,可能是最好的節奏,這也是賽季制的好處,從而持續地去抬升網絡的價值。目前 Blur 用來做社區獎勵的 51% 代幣,除了第二季待發放的外,仍有 8.7 億,如果好好規劃,還有數次大的激勵和空投空間。

從這個角度我們重新來看第二季的持續時長未定,如果是故意為之,那極可能是平臺在精細調節其激勵力度。雖然會面臨一定的用戶流失和陣痛,但也會篩選留下能接受當前規則的用戶。以 Blur 目前的領先優勢,個體大戶的出走不會對基本盤有顛覆性影響。甚至長遠來講,其有助于沉淀下更合理,更優的代幣持有人結構。

Blur 到目前為止取得的成績充分展現了代幣與協議深度結合,可以對整體增長發揮的巨大作用。其多階段、精細化的空投方式,也使我們重新看待空投的可能性。空投不止是一次性的代幣分發,其作用也不局限于拉新,它可以充分配合產品、運營節奏,引導用戶達到當下階段的北極星指標,并將獎勵給到真正活躍、為網絡增長做出持續貢獻的用戶。可以說,Blur 的成功是 Tokenomics 對 Web2 的成功,是空投模式對傳統 TGE 的成功。最終,我們希望達到的是這樣的激勵和所有權體系可以反映在協議更長期優質的發展和用戶更好的留存層面。

BuidlerDAO

個人專欄

閱讀更多

金色財經

金色薦讀

區塊鏈騎士

金色財經 善歐巴

Block unicorn

Foresight News

深潮TechFlow

Tags:BLURBLUNFTNBSblur幣是山寨幣嗎BLUESNFTNnbs幣官網

ADA
一覽七大主要的L2網絡:它們各自有哪些優勢和潛力?_BIT:RBI

以太坊 Layer-2 (L 2)擴展解決方案正在蓬勃發展,將成為下一次牛市的最大亮點,那么如何在這個賽道尋找你的 10 0 X?為了回答這個問題.

1900/1/1 0:00:00
坎昆升級:繼上海之后的又一個里程碑_以太坊:ROL

坎昆升級簡介 Cancun-Deneb(Dencun,以下簡稱為坎昆升級)是以太坊區塊鏈下一個重要的升級,將提高以太坊網絡的可擴展性、安全性和可用性.

1900/1/1 0:00:00
規范交易后 虛擬幣還能在USA野蠻生長嗎?_NCE:BAMBINO價格

上周,SEC正式公布對Binance和Coinbase的起訴書,有人終于盼到監管部門正式介入種種灰色地帶,有人認為相關交易平臺能提供更好的投資者保護.

1900/1/1 0:00:00
Starknet改進語法全解讀_NER:STA

Cairo 編譯器的第 2 版對 Starknet 語法進行了更改,使代碼更加明確和安全。智能合約公共接口是使用特征定義的,并且對存儲的訪問是通過 ContractState 特征完成的.

1900/1/1 0:00:00
FERC上線暴漲數百倍 公平發售概念代幣都有哪些?_RC20:Kols Offering Token

$FERC代幣6月1日免費鑄造,很快引起社區關注,價格最高時市值達到1500萬美元。假如將鑄造gas費視為成本、每張(1000個幣)5U的話,FERC相當于上漲了300倍.

1900/1/1 0:00:00
手機+AI大模型 除了噱頭還剩什么?_區塊鏈:Struggle Doge

AI大模型,2023年最具話題性的人工智能應用。智能手機,全球普及度最高的智能終端。一個代表未來的人工智能浪潮,一個是過去20年最成功的科技產品,在漢語中,它們都有一個相同的詞:智能.

1900/1/1 0:00:00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