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學家布萊恩?阿瑟在其著作《技術的本質》中,寫過這么一句話:「技術總是進行著這樣一種循環,為解決老問題去采用新技術,新技術又引發新問題,新問題的解決又要訴諸更新的技術」。
區塊鏈技術之所以能流行,部分原因是它能解決互聯網時代遺留下的問題,比如數據孤島、數據壟斷、隱私泄漏等。在諸多區塊鏈的落地應用中,數字身份是最有可能率先覆蓋上億用戶的場景之一。
對應現實生活的身份證,數字身份是公民在網絡世界的標識,其價值不僅是證明「我是我」,更在于背后所鏈接的海量的個人信息。傳統互聯網是以中心化服務為特征,身份數據分散在各機構中,難以共享,且容易出現數據盜用問題。
區塊鏈技術的可追溯、不可篡改和分布式等特點,有助于數字身份從中心化走向去中心化,即DID(Decentralized Identity,譯為「去中心化數字身份」或「分布式數字身份」)。DID在保護隱私的同時,能讓用戶自主決定誰來查看和使用身份數據,在未來還有可能轉換成可兌現的數據資產。
近日,巴比特采訪了三位DID項目的相關負責人--百度智能云區塊鏈產品負責人劉堯、太一云副總裁兼公易聯CTO甘國華、井證創始人兼CEO梅森。他們分別從各自的項目出發,分享對數字身份的理解,展現區塊鏈與數字身份相結合的生命力。
區塊鏈平臺Enjin成為第一家加入聯合國全球契約的NFT公司:7月20日消息,區塊鏈平臺Enjin表示,它已成為第一家加入聯合國全球契約的NFT公司。Enjin稱,通過開發JumpNet區塊鏈,它在降低NFT對氣候的影響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該區塊鏈試圖解決以太坊網絡上飆升的gas費用。該公司還加入了加密貨幣氣候協議,該計劃旨在到2025年使加密貨幣行業完全依靠可再生能源運行。加入全球契約要求公司將其商業模式與源自聯合國人權、勞工、反腐敗和環境宣言的十項原則保持一致。(coindesk)[2021/7/20 1:05:43]
CloudDID是百度智能云于2019年11月推出的一款智能小程序,內置于百度APP,其核心是基于企業區塊鏈平臺「天鏈」的可信數字身份解決方案,為企業/用戶提供數字身份服務。
劉堯說,「我們是先有區塊鏈,后有數字身份。由于聯盟鏈是跨部門、跨組織、跨機構的,當BaaS系統部署到企業端時,就會涉及企業間的身份認證。之前大家的做法是使用原有中心化的身份管理模式,但我認為,DID將是未來更好的一種方式」。
使用體驗上,用戶要先注冊百度APP的賬號,才能登錄CloudDID小程序,然后系統自動生成DID和私鑰(主/備)。小程序的頁面顯示,CloudDID采用的是Secp256k1簽名算法,私鑰僅本地存儲。目前,用戶可申請個人實名認證和企業實名認證,認證前需注冊百度智能云的賬號。
BondEvalue和Northern Trust合作完成首筆區塊鏈債券交易:Northern Trust和BondEvalue今天宣布合作完成首筆區塊鏈債券交易。一種名為BondbloX的區塊鏈債券交易在BondEvalue的平臺上進行,Northern Trust是唯一的資產服務提供商。據悉,雙方于2019年11月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BusinessWire)[2020/8/12]
劉堯向巴比特表示,CloudDID已實現開源,并被W3C(萬維網聯盟)技術標準收錄。2020年4月24日,國家網信辦發布《境內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清單(第三批)》,其中包括百度的可信計算平臺BCP和可信數字身份BIP。
CloudDID的生態有三個參與方:一是用戶,即DID的使用者,通過小程序來創建、管理自己的DID,并把身份相關的數據存儲在組件中;二是發證方,向用戶發放數字證書,比如政府機關、學校等權威機構;三是應用方,向用戶提供DID相關的應用服務,應用方會驗證用戶的DID和數字證書。
宏觀上,DID是一個動詞,指的是用戶、發證方和應用方在區塊鏈上的交互過程。微觀上,DID是一個名詞,指的是一串由數字和大小寫字母組成的字符串,作為這三者在區塊鏈上的身份標識。
國網電商公司獲全國首個區塊鏈電子合同授權專利:8月4日消息,近日,國網電商公司(國網金融科技集團)專利“一種基于區塊鏈的電子合同管理方法、裝置及系統”成功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成為全國首個區塊鏈電子合同授權專利。該發明專利提出以區塊鏈為核心技術,融合電子簽名、身份認證、非對稱加密等技術手段,通過將電子合同的簽署、確認、傳遞、保存等簽約全過程關鍵信息的上鏈存證,大幅增加數據篡改難度和成本,從而確保簽約數據的真實性,增強電子合同的安全性。(人民郵電報)[2020/8/4]
它主要解決兩類問題:認證和授權。認證的功能是證明用戶使用某產品或服務前,具有使用資質;授權的功能是用戶在獲取某權利或認證時,需要通過前置認證來獲得授權。開發者文檔顯示,
與DID相關的個人數據不上鏈,而是加密存儲在發證方,用發證方頒發的聲明來證明用戶的隱私屬性(比如姓名、年齡、職業、郵箱地址等),但需經用戶授權才能讀取。這是與中心化數字身份的區別。
劉堯指出,開發DID有兩個難點,一是認知上,「這個事情其實是比較新的,研發和產品經理理解起來都比較困難」;二是技術上,「雖然小程序看起來低端,但它是全棧式的,要融合到聯盟鏈的身份系統中,對接和融合都有比較高的技術門檻。」
應用方面,CloudDID目前主要面向to B的應用場景,劉堯舉例,「聯盟鏈上有多個參與方,比如某一家銀行和運營商,如果某人既是銀行的白金信用卡用戶,又是運營商的黃金會員,由于兩家機構都在聯盟鏈上,那么他們可以相互認證,而不再需要繁瑣的材料來證明用戶的真實信息。」
動態 | 長春水務集團推出“區塊鏈代扣”服務 實現數據上鏈:據吉林日報消息,近日,長春水務集團再度聯手支付寶公司推出“最多只跑一次”和“區塊鏈代扣”服務,把代扣業務“搬”上鏈,成為全國首家把區塊鏈技術融合到民生繳費服務中的水司,實現了全程可追溯、不可篡改、實時可查詢,保證了扣費的穩定性,解決了出賬速度慢、通知慢的問題,極大提升了用戶代扣業務的便捷性、安全性。[2019/5/29]
談及未來的規劃,他表示,將繼續把CloudDID向各個企業推廣,通過數字身份,在各個聯盟鏈之間搭建起橋梁。同時還將結合更多的安全技術,包括可信執行環境、安全多方計算、同態加密等,加強用戶身份隱私的保護。
如果你使用的是華為手機,那么打開手機自帶的華為錢包,在卡證專區有一個選項是「eID」,可通過華為錢包使用eID相關的服務,比如電子合同的簽名、快捷支付等。
eID(electronic IDentity,電子身份證)是以智能安全芯片為載體,由“公民網絡身份識別系統”簽發給公民的網絡電子身份標識,在保護公民身份信息的前提下,快速實現線上身份識別,屬于國家層面的數字身份。
eID和eID數字身份鏈有著本質的區別,eID數字身份鏈以eID為基礎的聯盟鏈平臺,由部第三研究所作為指導單位,北京公易聯科技有限公司投資建設并聯合推廣。eID數字身份鏈結合eID電子簽名和區塊鏈技術,提供個人身份認證、簽名授權、區塊鏈存證等平臺解決方案,在保護用戶數據的前提下,實現多個信息系統的數據互通。
動態 | 英國企業:涉足區塊鏈和加密資產業務的企業更看好香港:據新華網消息,近日,位于倫敦的加密資產線上管理平臺斯蒂普斯金融科技公司宣布在香港設立辦事處,管理亞洲市場業務。該公司負責人稱,全球金融科技企業、特別是涉足區塊鏈和加密資產類業務的企業將香港視為最有吸引力的地方,希望能借此推動當地乃至整個亞太區域的金融科技產業發展。[2018/10/26]
甘國華向巴比特表示,經過兩年的發展,eID數字身份鏈大致經歷了三個關鍵節點,
二是電子證照的應用,我們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有很多證照,比如居民身份證、學生證、畢業證等,都與身份證掛鉤,于是把電子證照作為eID數字身份鏈的第一個應用;
三是提供數據服務,eID關聯了大量個人身份數據,eID數字身份鏈對這些數據進行確權,在用戶授權的前提下,實現互通共享。
使用流程上,擁有eID用戶即可使用eID數字身份鏈的服務,用戶私鑰存儲在智能設備的芯片中;身份數據提供人提交信息確權申請,由身份鏈審核節點進行審核,通過后將身份數據的索引上鏈;其他主體查看用戶身份信息時,需取得用戶本人的授權,數據提供方將授權記錄上鏈。
在甘國華看來,無論是數字身份,還是區塊鏈,都處于發展初期,落地方面存在一些難點,
2020年3月,深圳市信息服務業區塊鏈協會舉辦區塊鏈咨詢培訓,學員在線上考試成績合格后,由該協會發放相關證書,eID數字身份鏈對證書進行核驗,學員可通過手機號查詢并永久保存自己的電子證書。此外,中華國際科學交流基金會與中國集團公司促進會也利用eID數字身份鏈頒發了公益捐贈證書。
甘國華透露,eID數字身份鏈「區塊鏈+電子證照」服務還將應用于學歷教育、物品認證、企業/個人名片等多個領域。未來會建立一個國際化的標準,跨全球應用,對外提供身份驗證。
梅森是一位70后的創業老兵,曾在國內一家通信巨頭工作17年,見證了通信行業和互聯網行業的興衰。2019年,他的大學同學、時任安徽井暢CTO田朝暉找到了他,他們發現,同一個人在不同交易所注冊的時候,都需要進行一次實名認證,對用戶來說重復認證是不必要的。于是,他們倆一拍即合,決定把數字身份作為區塊鏈創業的切入口,井證由此成立。
經過一年的發展,井證打造了兩個產品: Jpassword和 J-DID。 Jpassword是面向C端用戶的密碼管理軟件,用于保存用戶名、密碼、私鑰和其他個人隱私數據;J-DID是面向B端和G端的基于區塊鏈的可信數字身份平臺,遵循W3C DIDs標準,打造完全屬于個人的ID。
梅森認為,「區塊鏈+數字身份+通證」是中小企業打破巨頭壟斷的新機遇。他說,
他進而解釋道,「數字身份解決的是用戶量的問題,通證解決的是用戶激勵的問題,如果一家企業既有用戶量,又有用戶激勵,那么就有可能打破巨頭的壟斷。」盡管井證是基于井通底層公鏈進行開發的,但是他強調,井證滿足合規要求,本身不會發行通證,考慮到未來每個人或企業都需要數字身份,因此把通證的數據歸屬于各自的數字身份之下是最合理的。
目前,井證和中國電信、部第一研究所都有合作,并參與了某市的政務區塊鏈項目。其中,與中國電信的合作讓梅森印象深刻。他說,現在電信使用天翼U盾來保護用戶信息的安全,如果各個組織機構頒發各自的U盾,用戶攜帶各種U盾就很不方便。基于區塊鏈的數字身份,能解決這一問題,用戶的J-DID和私鑰存儲在SIM卡安全芯片,與DID相關的隱私數據保存在IPFS分布式存儲平臺。用戶的數據由自己控制,為未來的數據確權和交易奠定基礎。
其中,CTID是由部第一研究所推出的「居民身份證網上功能憑證」,與eID是競爭關系。
在中國,隨著BAT等巨頭公司的壯大,和互聯網獲客成本的增加,很多人習慣利用支付寶或微信提供的用戶身份信息,來訪問各類應用。梅森坦言,項目落地最大的困難,是向客戶普及數字身份的作用,和解釋數字身份給用戶帶來的益處,「因為在互聯網下, 大家使用中心化公司提供的身份登錄應用的觀念根深蒂固,所以在說服客戶方面需要花很大的力氣。」
至于未來,他表示,中國數字身份的發展將經歷三個階段:初期是3年內解決用戶隱私問題,打破數據孤島;中期是5年內解決用戶數據權屬和交易的問題;后期是10年內解決用戶在應用上的選擇權問題,打破巨頭的壟斷。而井證正在按照預定的規劃向前走,把數字身份的事業做大做強。
2020年3月,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首席研究員鄒平座在文章《貨幣政策的市場化協同與大數據機制研究》中寫到,
作為數字生活的基礎設施,DID將是個人數據的重要載體,國內外的知名DID項目包括微軟DID、Hyperledger Indy、Uport、Thekey、Civic、ISelfKey、IDHub等,都在積極探索。
整體來看,DID已實現初步的應用落地,除了技術研發和法律合規之外,當前最大的困難在于產品推廣。對大多數人來說,區塊鏈和數字身份都是陌生的概念,社會共識尚未形成,如何進行推廣和普及既是創業者的使命,也需要我們每個區塊鏈從業者的努力。
金色財經 區塊鏈5月17日 最近,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旗下多款比特幣產品類別創下交易量記錄.
1900/1/1 0:00:00BTC即將進行第三次產量減半,上圖為BTC歷史長期月線走勢圖,研究可以發現,每次減半前BTC價格均位于上一輪牛市頂點回落的斐波那契0.5回撤位下方運行.
1900/1/1 0:00:00行情分析 BTC USDT持續增發的刺激下,BTC昨日大幅拉升突破14000-10500的日線下降趨勢線,拉升高點并未站上1萬美金,沒有超越前高10060美金再創新高,整體拉升量能未顯著放大.
1900/1/1 0:00:00市值最高的加密貨幣比特幣在北京時間5月12日迎來了誕生來第三次區塊獎勵減半,如今已過兩周,《比推》對比了減半時與現在的一些數據的變化。 哈希率方面的變化最為明顯.
1900/1/1 0:00:00BTC目前已完成了第三次產量減半,上圖為BTC歷史長期月線走勢,研究可以發現,每次減半前BTC價格均位于上一輪牛市頂點回落的斐波那契0.5壓制線下方運行.
1900/1/1 0:00:005月18日,螞蟻區塊鏈面向中小企業正式推出區塊鏈合同服務,中小企業可使用螞蟻區塊鏈進行簽約,實現數字化轉型升級,助推復工復產.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