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交易所 以太坊交易所
Ctrl+D 以太坊交易所
ads

算穩深度研究:早期看激勵 中期看深度 長期看場景_UST:Diffract Finance

Author:

Time:1900/1/1 0:00:00

核心觀點

非足額抵押,既是算法穩定幣的定義,也是其原罪。“死亡螺旋”是每個算穩項目始終面對的威脅,算穩項目方各種精巧的設計和操作,本質上都是為了抵御這種威脅。

分析算穩項目,早期關注其激勵機制的設計和收益,中期關注其資金池的深度和與其它主流加密資產的聯動,長期關注其應用場景和作為流通手段的潛力。

雖然加密貨幣在全世界的受認可度逐步提高,但是考慮到加密貨幣的高波動性和物質世界的購買力,大多數人內心仍然會以法幣來對財富進行計價。因此,價格錨定法幣的穩定幣被人們所發明,來承擔加密世界中財富貯藏和流通的職能。

穩定幣大致可以分為三類:

中心化機構用法幣1:1抵押發行的錨定型穩定幣,以USDC為代表;

去中心化發行、用ETH等主流加密資產作超額抵押的穩定幣,以DAI為代表;

去中心化發行、也沒有用主流加密資產作超額抵押的穩定幣,以UST、FRAX為代表;它們往往有著比較精巧的機制和算法設計,因此也被稱為算法穩定幣(Algorithmic Stablecoin)。

算法穩定幣:原罪與誘惑

算法穩定幣的“非足額抵押”的定義本身,就是它的原罪所在,同時也是決定了它對項目方的誘惑。

從項目方視角來看,因為算法穩定幣不需要用超額加密資產作抵押(甚至可以零抵押),那么穩定幣市值和抵押資產的差額就近似于項目方的“純收益”。簡單來說,就是可以“憑空印錢” —— 這的確是難以拒絕的誘惑。

從用戶視角來看,算法穩定幣抵押不足的原罪,意味著當所有穩定幣持有者都想將穩定幣售出或者兌換時,最后一批出售的持有者就會承擔非足額抵押帶來的虧損。在實際中,一旦市場對一個算穩項目失去信心,往往會出現螺旋式上升的恐慌情緒和代幣拋售,即“死亡螺旋”。這種崩盤過程的原理,和歷史上不少過度增發的信用貨幣的崩盤過程非常相似,例如國民政府的金圓券、魏瑪德國的馬克。

因此,如何防止“死亡螺旋”的出現,是每個算法穩定幣的項目方所必需思考的核心問題。很多復雜而精巧的機制設計,本質上都是圍繞這個問題而展開。

進一步思考:為什么用戶要持有算法穩定幣?

“死亡螺旋”的出現,一定是起源于用戶對穩定幣持有的放棄。

讓我們進一步思考:為什么用戶有動機持有算法穩定幣?

是為了價值貯藏么?其實不是——既然面值都是1美元,如果只是為了貯存價值,用戶為什么不把風險更高的算法穩定幣,換成USDC、DAI等更堅實、波動性更小的穩定幣?

事實上,當前用戶持有算法穩定幣最主要的動機,還是項目方給予的投資收益。但如果一味依賴投資收益來吸引用戶,那整個項目就會呈現出“以新還舊”的資金盤特征,難以持續運行。

因此,長期來看,算法穩定幣要想真正留住用戶,還是要拓展足夠多的應用場景,來滿足用戶的真實需求。比如說,發揮起算穩作為流通手段的職能——假設現在排名前100的DApp都接受某種算法穩定幣來購買其生態內的代幣和NFT,那么是不是用戶就不會介意錢包里多放點這種幣呢?

但是,考慮到目前加密生態應用層的現狀,要想實現這種應用場景的延拓并非易事:一方面,優秀的應用類項目本身就不多,很多項目自身的經濟可持續性都是一個問題;另一方面,想要說服優秀的應用項目方達成合作,算法穩定幣自身首先得達到一定的量級和穩定性,這就變成了“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難題。

韓國四大行之一友利銀行將在2023上半年推出元宇宙分行:金色財經報道,繼匯豐銀行、富達銀行等金融機構之后,作為韓國四大行之一的友利銀行(Woori Bank)宣布將推出面向小企業的元宇宙銀行服務,該服務通過PC和移動端設備支持,業務運營時間從上午9點至下午4點。據悉,該元宇宙銀行服務是“Woori Metabranch”的升級版,友利銀行還將在2023 年上半年推出一個元宇宙分行,并在其中為員工提供基于3D虛擬化身的培訓服務。(nftgators)[2023/1/14 11:12:03]

因此,對一個算穩項目,比較好的過渡方案是:在早期,先通過較高的收益來吸引用戶,并擴大項目規模;隨著項目規模的擴張,緩慢降低用戶的投資收益,通過和更穩定的加密資產綁定(如USDT、USDC、DAI),構建足夠深的資金池,提高系統對于用戶兌換的承壓能力,同時大力拓展應用場景。當用戶并不是為了投資收益而是為了其應用場景才持有的時候,才是一個算法穩定幣項目真正成熟的時候。這也是本文的核心觀點:“分析算穩,早期看激勵,中期看深度,長期看場景。”

讓我們順著算法穩定幣發展的脈絡,來具體分析一下那些知名的算穩項目。

早期算穩:純機制設計探索的失敗

早期的算法穩定幣主要有3個 —— AMPL、ESD、BAC,它們的共同特點是:完全希望靠自身的供給機制設計來使其幣價錨定于1U,有一定理想化實驗的性質。它們既沒有用高收益吸引大量初期參與者的留存,也沒有外部幣種的抵押和聯動,更沒有考慮應用場景和生態構建。自然地,最終它們都沒有成功。

AMPL:簡單而直接的rebase機制

圖:AMPL的價格走勢

AMPL(Ampleforth)是對算法穩定幣最早的嘗試,它設計了一套rebase機制來調整AMPL的供應:當AMPL價格 > 1U,就會根據每個用戶錢包里代幣的總量,按比例增發代幣,希望通過增加AMPL的供給,來把價格打回1U;同理,當AMPL價格 < 1U,就會按比例通縮代幣。這種增發和通縮每8小時進行一次,直接作用于用戶錢包里的代幣量。

不難看出AMPL機制設計者樸素的經濟學思想:既然價格是由“供需”決定,那就通過實時調整代幣的供給,來匹配當前市場上人們對AMPL的需求。

但是,在AMPL投入市場以后,發現實際上rebase機制會誘導參與者的FOMO情緒,放大幣價的波動:當AMPL增發的時候,形成了持有人幣多價漲的雙重獲利情況,這極大的刺激持有人繼續持有,并吸引新資金的進入。只要共識沒有破滅,市值的成長會倍數于資金的流入。但是反過來,當幣價跌破1的時候,就會出現通縮,此時對于持有人來說面臨幣少價跌的雙重虧損情況,這會極大的刺激持有人賣出,遏制新資金的進入。

因此,AMPL一時被稱為“刺激的賭場”。雖然至今依然能夠保持價格在1U附近,但其波動性相對于其他穩定幣實在過高。目前其每日成交量只有約100萬美元,基本淡出了大眾的視野。

ESD與BAC:債券機制,不斷擴大的系統虧空

ESD(Empty Set Dollar)和BAC(Basis Cash)的主要思想是:當需要維持幣價穩定時,不是通過直接增減代幣總供給,而是通過未來的收益,來激勵用戶犧牲當下的流動性。

巴克萊:對比特幣的長期生存能力仍然持樂觀態度:金色財經報道,巴克萊 (BCS) 銀行表示,它對比特幣 (BTC) 的長期生存能力仍然持樂觀態度,并將比特幣礦商 Core Scientific (CORZ) 視為“加密生態系統中一流的杠桿游戲”。對于礦工來說,加密貨幣的冬天顯然是艱難的,隨著今年比特幣價格暴跌超過 50%,而電價飆升和資本枯竭,他們的利潤率縮水。盡管存在這種困難的宏觀背景,但巴克萊認為 Core 在當前水平上具有令人信服的風險/回報。

巴克萊以增持評級和 3 美元的目標價開始對Core的報道。根據FactSet的數據,該股有9個買入評級,12 個月的平均目標價為 5.97 美元。[2022/10/5 18:39:42]

ESD是“債券機制”的發明者。當ESD價格高于1時,用戶需要質押ESD或者ESD-USDC的LP TOKEN,犧牲自己的流動性,才能獲得ESD增發時的收益,不能像AMPL一樣“不勞而獲”;而ESD價格低于1時,用戶可以享受折扣購買ESD的債券。當ESD價格回到1以上的時候,系統會優先增發代幣給債券的持有者,然后再給質押者。

比如,ESD現價為0.99U,面值1 ESD的債券售價為0.9U,用戶如果用1個ESD購買了1.1個債券,在ESD價格回到1時售出,那么。當ESD價格高于1的時候,用戶就可以獲得1.1個ESD,取得收益。

可以看到,由于ESD總量事實上是一直在增加的,債券機制只是延后了系統的虧空:當市場情緒好的時候,會有人在ESD價格低于1時購買債券,希望當幣價上升的時候去套利;但當幣價再次回到1以上的時候,債券的兌現會大量增加ESD的供給,帶來拋壓;隨著時間的推移,幣價高于1的時間段越來越少,增發的數量也開始難以兌現債券;最后,當市場對債券的兌現失去信心的時候,就會出現ESD的大量拋售和債券的無人購買,讓ESD進入”死亡螺旋“

圖:ESD的價格走勢

BAC(Basis Cash)機制的底層邏輯和ESD很相似,只在一些細節設計上有所不同。Basis Cash的體系中有三種幣:BAC(穩定幣)、BAS(質押憑證)、BAB(債券)。當BAC價格低于1時,用戶可以用BAC * BAC的折扣價格購買BAB;當BAC價格高于1時,系統進行增發時會優先將BAB轉換為BAC,若還有盈余,就會發給那些質押BAC換取BAS的用戶。

顯然,Basis Cash也沒有解決BAB大量增發導致的系統虧空問題,事實上其維持穩定的時間比ESD更短。

圖:BAC的價格走勢

新一代算穩:部分抵押、雙幣機制與純資金盤

新一代的算法穩定幣采用了更加精巧的機制設計,其中Frax做為這類項目的代表,可以說取得了階段性的成功;但單純的機制設計并不能避免死亡螺旋,其中Iron Finance是一個重要的警示。另外,以OHM為代表的資金盤游戲也會打著“算穩”的名義,但其機制設計的動機和長期的發展,和通常認為的算法穩定幣還是會有根本上的差別。

Meta 旗下 Facebook Reality Labs 部門第二季度虧損 28.1 億美元:金色財經報道,根據周三發布的收益報告,Meta Platforms (FB) 旗下 Facebook Reality Labs (FRL) 部門第二季度虧損 28.1 億美元,該部門包括增強現實和虛擬現實業務。根據 FactSet 的數據,這比第一季度的 29.6 億美元虧損略有好轉,也好于分析師對該部門本季度虧損 36.7 億美元的估計。

此外,FRL 第二季度的收入為 4.52 億美元,低于第一季度的 6.95 億美元。這只是 Meta 應用系列(包括 Facebook、Instagram 和 WhatsApp)本季度產生的 284 億美元收入的一小部分。該公司表示,預計 Reality Labs 第三季度的收入將繼續低于第二季度。[2022/7/28 2:42:31]

FRAX:穩健的抵押率,足夠的資金深度

在FRAX(Frax Finance)的系統中,有FRAX和FXS兩個代幣。其中,FRAX是與1美元掛鉤的穩定幣;FXS是項目的治理代幣,用于吸收FRAX的波動和拋壓,以及反映項目本身的增長。

在這套系統中,最重要的概念是抵押比率(CR,Collateral Ratio),它決定了用戶需要多少比例的USDC抵押品才能鑄造一個FRAX。這個比率是動態調整的,一開始是100%(完全抵押),每小時當前FRAX價格做一次檢測并進行更新:若FRAX價格高于1U,CR就會降低0.25%;若FRAX價格低于1U,CR就會提高0.25%。調整的時間間隔和參數可以通過后期治理來修改,最新的CR是86.75%。

以CR = 85%為例,為了鑄造1個FRAX,需要向項目方存入0.85個 USDC和價值0.15 U的FXS;相反,如果你想通過協議贖回你的FRAX,每1個FRAX可以兌換0.85個USDC和價值0.15 U的FXS。這使得當FRAX的市場價偏離1U的時候,用戶就可以通過鑄造或贖回來進行套利,從而維持FRAX幣價的穩定。

可以看出,上述機制設計將FRAX的波動和拋壓轉移到了FXS身上。而為了避免FXS的崩潰,項目方給FXS也賦予了價值:當用戶質押FXS的時候,可以享有Frax項目的治理權,以及分享到FRAX鑄造/贖回所需的0.4%的手續費;同時,項目方引入了AMO(算法自動做市機制),將抵押池里的資產進行再投資,這部分的收益也將分享給FXS的質押者。

經過1年多的積累,FRAX已經成為了Curve“流動性戰爭”的勝利者之一:截至4月26日,FRAX占有了16.4%的CVX市場份額,和Terra同處于第一梯隊。

流動性戰爭勝利最直觀的影響,就在于為FRAX和其它穩定幣的兌換構建了足夠深的資金池,僅僅FRAX - 3Crv(USDT、USDC、DAI)的資金池深度就高達28億U,其中池子中的3大穩定幣有11.4億U。這意味著如果想讓FRAX脫錨,沒有10億U以上的拋售是做不到的。另外,這也給FRAX在Defi世界中擴展應用場景給予了更多的話語權和潛在的投資收益。

圖:CVX市場份額占比

科特迪瓦總統會見趙長鵬,討論加密貨幣相關的經濟和金融問題:7月6日消息,科特迪瓦總統阿拉薩內·瓦塔拉于7月5日會見幣安創始人趙長鵬,討論加密貨幣相關的經濟和金融問題。趙長鵬請求將加密貨幣活動納入科特迪瓦的商業交易所。據SIKA Finance顯示,科特迪瓦約有34.3萬加密貨幣用戶。[2022/7/6 1:54:23]

圖:FRAX-3Crv資金池深度

FRAX可以說是目前所有算法穩定幣中穩定性最好的之一,并且它也經受了較長時間的考驗。它對抗“死亡螺旋”的方法值得后來者學習借鑒:一方面,FRAX本身有高USDC抵押率,并且當幣價低于1時抵押率還會提升,從而起到了增強用戶信心的作用;另一方面,FRAX和三大主流穩定幣構建了足夠深的兌換池,想要短時間沖擊FRAX的市場價并非易事。目前,Frax Finance也在積極拓展Defi世界的合作方,來維持自己長期的競爭力。

圖:FRAX幣價走勢

曾經有些人認為,Frax的雙幣機制設計本身是其幣價保持穩定的核心因素之一。雖然推出輔幣來吸收穩定幣的波動和拋壓是一種創新,但其本身并不能掩蓋算法穩定幣抵押不足的原罪。一系列Frax仿盤的失敗已經說明了這一點。其中,影響最大、最具警醒意義的,莫過于協議鎖倉市值曾高達23億美元的Iron Finance在一個下午之內的崩潰。

5.2 IRON:初期機制設計的缺陷引發崩潰

Iron Finance的核心代碼源自于Frax,在Polygon上運行。它的系統同樣有兩種代幣:穩定幣IRON(類比FRAX)和輔幣TITAN(類比FXS)。它的不同之處主要在于兩點:

鑄造IRON所需的USDC固定為75%,而非FRAX初期的100%;另外25%由TITAN來補足

Iron項目的質押收益在初期出奇的高:質押USDC-IRON可以獲得每日1.5%的收益,質押USDC-TITAN可以獲得每日4.5%的收益。

顯然,IRON的收益明顯是不可長期持續的,但如此的高收益確實也吸引了大量的初期參與者,其協議鎖倉量在兩周內就達到了23億美元這個驚人的數字。實在難以想象,世界上有什么項目能夠持續給23億美元以每日4.5%的回報。

因此,當TITAN價格達到60U的最高點后,就比較自然的引發了第一批集中拋售,在短短幾小時內TITAN就回落到了30U,IRON價格也開始低于1U。理論上,由于IRON的鑄造贖回機制,TITAN的大起大落似乎并不會太影響到IRON的市價 —— 反正無論怎么TITAN幣價怎么波動,IRON都能換出“價值0.25U的TITAN”,自然會有套利者將IRON的市價拉回到1U。

但實際上,IRON機制設計中的一個致命缺陷,讓TITAN下跌的“雪球”成為了項目“雪崩”的開端:由于贖回協議中TITAN的市價由一個“10分鐘各市場價格平均值”的預言機提供。當TITAN價格下滑太快的時候,停留在10分鐘平均值的TITAN價格會明顯高于真實TITAN價格,這就導致用戶發現拿IRON贖回出的TITAN價值并不足0.25U,進而發現IRON的套利邏輯并不成立。這進一步摧毀了用戶對IRON穩定的信心,引發了踩踏式的大規模IRON、TIAN的拋售,把Iron這個項目引入“死亡螺旋”。

加密瀏覽器Opera推出VPN Pro服務的桌面端開發者版本:5月25日消息,集成加密錢包的瀏覽器Opera推出VPN Pro服務的桌面端開發者版本,可提供完全集成的VPN解決方案,電腦至少裝有Windows 8或者Mac配備了最新的MacOS,即能下載最新的Opera Developer,并在7天免費試用期內試用。注,VPN Pro是Opera推出的付費VPN服務,此前已在Android端推出。[2022/5/25 3:40:21]

圖:TITAN的價格走勢

Iron的故事給了我們以下警示:

“死亡螺旋”是算穩始終需要面對的問題,這不是單純機制設計的復制就可以避免的。

初期的高收益確實可以吸引大量用戶、打造高知名度,但也會強烈加劇項目的不穩定性。設計高收益的時候,要考慮到項目方維護幣價的資金實力。

即使是價格機制設計的小細節,也會成為項目成敗的重要因素。

根據推測,之所以Iron采用了“10分鐘價格平均”的預言機,是因為Frax當時也用了這個。但Polygon上更快速的結算速度,可能應該考慮適配更小的時間區間。

淺談OHM:披著“算穩”外衣的資金盤游戲

OHM(Olympus DAO)是2021年的Defi項目,以其Defi 2.0的概念、“(3,3)”的MEME、螺旋上升的幣價和眾多仿盤而聞名。雖然OHM發售初期在宣傳中也打著“算法穩定幣”的名號,在設計中也有用DAI來贖回OHM的保底機制。但OHM其它更核心的機制設計對用戶行為的誘導,實際上拋棄了“價格錨定”這個穩定幣概念的根源,從而成為了一個大的資金盤游戲。

圖:OHM的幣價走勢

OHM的亮點,相關的分析文章已經不少,這里就不再詳細介紹。簡而言之,項目方通過rebase機制+高質押收益率,bonding機制對市場流動性的吸收和掌控,還有“(3,3)”的社區MEME宣傳,讓幣價不斷上升 —— 雖然最后依然不可避免的進入螺旋式下跌。不過,項目方在2022年初推出的Olympus DAO Pro,給OHM在Defi中以一定真實的應用場景,讓其依然有20U+的幣價而不是真正歸0死亡。

OHM實際上也揭開了“算法穩定幣”的一層外衣,展現了其作為資金盤游戲載體的屬性:既然那些搞雙幣機制的項目(參考Iron),用不可持續的高收益吸引用戶參與,讓輔幣價格不斷上漲,那不如玩的直接一點,放棄“錨定法幣”這一設計,再用別的玩法直接讓主幣一飛沖天,豈不是更直接?但當OHM連錨定法幣都放棄的時候,意味著其長期的發展模式和應用場景必然和“穩定幣”大相徑庭。

事實上,不少資金盤項目也會打著算法穩定幣的名號,而哪怕是FRAX、UST這種初步成型的算法穩定幣,初期也難以避免資金盤的特征。因此,算穩具有非常高的投資風險,如果要考慮參與的話,必須要非常小心謹慎。

最近,各大公鏈紛紛在自己的生態內發行穩定幣,也成為了近期的一大熱點。本文在此主要對UST的機制設計和發展路徑進行分析,并對其它公鏈穩定幣做些簡評。

UST:燒錢擴張,嘗試“大而不倒”

UST是Terra公鏈的項目方推出的代幣,和LUNA共同組成了一套“雙幣機制”:用戶可以燃燒市值1U的LUNA來鑄造1個UST,也可以通過燃燒1個UST來鑄造1U市值的LUNA。

圖:UST幣價走勢

圖:LUNA幣價走勢

僅從UST的鑄造機制上來看,UST本身是分攤了LUNA這個公鏈代幣的價值。那用戶為何會去鑄造并持有UST呢?原因是LUNA鏈上的Anchor協議:它為UST的質押提供了20%年化的收益。要注意這種收益是完全以UST穩定幣的形式提供而非以項目代幣結算,相比而言少了項目代幣貶值的風險。20%的收益相比于其它穩定幣的年化收益而言,已經高了一個檔次了。考慮到Anchor資金池的透明性、Terra背后的韓國財團和各路資本的資金實力,用戶紛紛把閑置的穩定幣轉為UST。目前,UST市值高達183億美元,遠遠領先第二名FRAX的27億美元,甚至超過了LUNA本身市值334億的一半。

Anchor也會將用戶質押的資金,進行出借來獲取收益;用戶借款的時候需要超額抵押,這部分抵押物也可以進行再投資。但經過測算(參考文章:《進擊的算法穩定幣:Terra、Olympus、FRAX解析》),Anchor的收入并不能負擔其利息支出。如果要支付利息,其每年將會承擔17億美元的虧空。目前,這部分的虧空主要由Terra背后的資金方LFG(Luna Foundation Guard)提供。

顯然,所有人都能意識到,20%的年化收益是不可能長期持續的,如果任由形勢自然發展,UST早晚會降低質押收益,這可能會引發市場的恐慌性拋售,造成LUNA價格的螺旋下跌,甚至引發項目崩潰。Terra目前在用兩方面的措施來避免UST和Terra進入這種情形:

一方面,購入數億美元的BTC,希望在未來用價值1U的BTC來作為UST的支撐,讓UST的性質轉變為類似于60年代布雷頓森林體系下的美元——雖然我的美元(UST)其實沒有那么多黃金(BTC)作支撐,但我手上的黃金(BTC)也不少;只要大家不蜂擁而至來擠兌,系統就能運轉。另外,如果你真的要來把美元(UST)換成黃金(BTC),那高昂的手續費率和必要的流程,可能是不能避免的。

另一方面,不斷UST在強化Defi世界和其它各個代幣的聯系,擴展其資金池深度和應用場景。比如,和Frax合作在Curve上構建4Crv池,意圖和Frax共同取代DAI成為Defi的基石穩定幣之一;和Avalanche合作,在Avax鏈上也可以鑄造UST……這些行動的目標,既是為UST的兌換提供足夠的緩沖空間,也是為UST構建 “大而不倒”的效應:如果UST真的崩了,那么就會在Defi世界掀起一陣腥風血雨,所有人都別想好過。

這種Crypto世界的“大而不倒”,其實已經有先例了——那就是USDT。USDT市值目前近830億美元,恐怕沒有人會相信審計不透明的Tether公司的賬上真的有那么多美元。事實上,大家某種程度上是主動忽視了USDT的問題,畢竟它的存量和普及性,已經讓它成為了加密世界的基石之一。USDT的崩盤,是所有人都不希望看到的。Tether公司也充分享受了鑄幣權的福利,哪怕市場對Tether公司超發、操縱市場的聲音不絕于耳,但依然沒有在市場上掀起太大的波瀾。USDT本身的問題,可能需要依靠更合規的USDC來解決;但它在這個過程中營造的“大而不倒”效應和享受的鑄幣權福利,是被所有人所看到的。

可以說,所有公鏈算法穩定幣的最終目標,都是一個近似于“USDT”的信用貨幣。長期來看,UST要想真正成為站穩,發揮貨幣流通手段、甚至支付手段和價值尺度的職能,本身的生態擴展是一個必由之路。相比Frax這種沒有公鏈依托的算法穩定幣,UST在擴展生態和場景上面具有更強的先天優勢。正如前文所述,如果市面上優秀的應用項目都是用UST來作為互動的穩定幣(最好僅用UST來互動),那么用戶就不會太看重UST本身的質押收益,而是對持有UST感到comfortable了。

USDN:明顯操縱痕跡,資金盤的載體

2022年3月,“俄羅斯以太坊”Waves發行了USDN,WAVES的價格也從不足10U漲到超過50U。USDN的鑄造機制和UST相似,不過它的質押收益由兩部分組成:一個相對固定的質押收益率,乘以WAVES和USDN的市值之比。

這種機制設計理論上有一定平衡性,但當WAVES價格被不斷拉升的時候,這可以成為一個龐氏騙局的載體:買WAVES換成USDN,質押USDN借出USDC,然后拿USDC再購買WAVES,不斷套娃拉升,最終達到用崩盤的WAVES和USDN套取散戶們USDC的作用。已經有人通過詳盡的鏈上數據分析發現有團隊在主動做WAVES價格的拉升,甚至Waves項目方本身也承認了這一點(不過他們指責操縱方是其它機構)

圖:WAVES幣價走勢

WAVES的價格已經跳水,USDN也長時間沒有回到1U的目標價。很明顯,USDN背后的資金方并沒有長期發展USDN的想法,不像UST那樣想通過燒錢來補貼用戶,而只是把它當做了一個資金盤游戲的載體。

NIRV:短期高效引流,長期前景待觀察

2022年4月,Solana上出現了Nirvana項目。Nirvana的機制設計有比較多的創新:雙幣機制,由穩定幣NIRV和輔幣ANA組成;給ANA設定了緩慢上漲的“地板價”機制,當ANA價格低于地板價的時候,就可以找項目協議來按照地板價賣出ANA。

用戶可以用USDC等穩定幣購買ANA然后質押,在質押ANA的同時,可以同時:1.貸出等同于其地板價數量的面值1U的NIRV;2.獲得prANA憑證,用于以“市場價-地板價”來購買新的ANA;3.獲得以ANA計價的300% APY質押收益。

相比于FRAX、UST,Nirvana的邏輯更近似于OHM:地板價看似“兜底”,但就像沒有人會用1個OHM去換1DAI一樣,實際上ANA的市場價遠高于地板價,用戶入場的成本很高,也沒人會真的找項目協議賣ANA;質押ANA的同時可以借出穩定幣NIRV,這些NIRV又可以用于去以“折扣”購買ANA,再結合高收益率,使得ANA的價格螺旋上升,和OHM也很像。在ANA上線的時候,一時引發了大規模FOMO,社區對這個項目的評價是:“左腳踩右腳,螺旋升天”。

不過,雖然機制上有所模仿,Nirvana系統中確實有穩定幣NIRV。但是用NIRV作為穩定幣,作為生態拓展的邏輯是有些問題的,因為它的資金利用效率太低。比如,ANA現在市場價約16U,地板價5U,那么16個USDC只能換出5個NIRV去參與生態應用,這個效率相比于FRAX和UST可差遠了。

總而言之,短期來看Nirvana模仿OHM的著名資金盤打法,確實起到了高效引流的效果,也抬高了ANA的幣價。長期來看,如果其ANA市場價向地板價靠攏,并且能夠依托Solana構建起一些生態,那么其發展前景會有更多的討論和研究空間。

圖:ANA幣價走勢

總結

經過諸多算穩項目的分析,我們可以嘗試勾勒一個算法穩定幣的發展路徑:

早期,通過合理的激勵機制設計和較高的質押收益,吸引用戶參與并持有;

中期,隨著項目的不斷擴大,緩慢去除收益中不可持續的部分,將算法穩定幣和更多的主流加密資產構建更深的關聯度和資金池,以增強用戶信心、避免擠兌沖擊;

長期,算穩的邏輯要真正成立,一方面需要追求加密世界中“大而不倒”的形象和地位,另一方面也要有足夠多的應用場景,將自身“穩定1美元”的形象潛移默化地植入用戶心中。

對于一般的投資者而言,算法穩定幣本身的參與風險非常高,特別是新項目,稍有不慎幣價可能就會歸0,參與時必須審慎;不過,算法穩定幣為了能夠在缺少實際依托的前提下穩定幣價,往往會產生不少代幣機制設計層面的創新,這些創新也會吸收到未來各種項目的Tokenomics之中。因此,對這個領域進行關注和學習,還是很有積極意義的。

Tags:穩定幣FRAXFRAUST比特幣是穩定幣嗎為什么Frax Price IndexDiffract Financetrustwallet官網下載最新

狗狗幣最新價格
「跨鏈NFT」的價值邏輯夠硬嗎?_ETH:STLC幣

最近,以 Gh0stly Gh0sts、tiny dinos 為首的「跨鏈 NFT」的上漲引人矚目。 作為 Free Mint 的項目,如此的漲幅可謂驚人.

1900/1/1 0:00:00
全國首個數字人民幣預付式消費平臺來了 首選教培行業 看看有啥不一樣?_NBS:區塊鏈

相信你對預付式消費并不陌生,但你體驗過數字人民幣預付式消費嗎?5月6日,北京商報記者獲悉,全國首個數字人民幣預付式消費平臺在深圳福田落地,并首選教培行業進行試點.

1900/1/1 0:00:00
未來大概率是“多鏈時代” 其中一定蘊含著大量的機會_CHA:eubchain

在上篇里,我們著重敘述了當前基于資產的鏈間互操作性方案。在這篇里,我們會介紹即將到來的,基于消息與合約級別,真正的“鏈間互操作性”。多鏈/跨鏈時代,才剛剛掀起一角.

1900/1/1 0:00:00
論述:NFT借貸及其運作方式_DEF:Nftime

加密領域的兩個方面正越來越受歡迎--NFT和DeFi。NFT,即非同質化代幣,是一類不能被復制或替代的加密資產.

1900/1/1 0:00:00
Stripe再入場:率先允許Twitter創作者以USDC獲得收入_比特幣:加密貨幣市場總市值

摘要: 在線支付公司 Stripe 表示,將開始允許商家通過穩定幣 USDC 向用戶支付加密貨幣.

1900/1/1 0:00:00
關于代幣經濟學 這里有一份詳細的研究清單_UNI:SETH

為了方便我自己學習和參考有關代幣經濟學的知識和內容,我努力收集了來自各方的信息、并促成了這篇文章,它涵蓋了各種關于代幣經濟學的例子,方便大家對代幣有更好的理解.

1900/1/1 0:00:00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