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至少有三家主要公司申請區塊鏈相關專利的消息傳出:美國銀行尋求合法保護其基于區塊鏈的系統,允許對數據進行外部驗證;英國巴克萊銀行提交了兩項與數字貨幣轉讓、區塊鏈數據存儲相關的專利申請;而支付公司萬事達卡的申請則提到了一種基于公共區塊鏈,用于連接區塊鏈和法定賬戶之間的資產的方法。區塊鏈技術是2018年最受關注的話題之一,隨著區塊鏈相關專利的數量穩步增長、各大巨頭公司紛紛入場,區塊鏈相關專利或將成為新的戰場。區塊鏈相關專利申請驟增與任何其他專利一樣,區塊鏈專利是由官方機構發布的一組專有權,發明人或受讓人以交換方式向公眾披露其發明。例如,在美國,專利由美國專利商標局授予。雖然沒有“國際專利”,但根據152個國家簽署的“專利合作條約”,通過在PCT下提交一份國際專利申請,申請人可以同時在許多國家獲得對其發明的保護。正如彭博社所說,商業智能區塊鏈專利“對于希望重塑金融服務行業或產生有利可圖的加密貨幣相關業務的公司來說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基本上,專利幫助公司吸引投資,保護產權并從其他公司獲得壟斷利潤。根據USPTO數據庫,第一次提到區塊鏈和加密貨幣相關的專利出現在2012年左右。在2012-2015期間,僅在美國,各機構就已經積累了至少83項包含“加密貨幣”和“區塊鏈”等字樣的專利申請。隨著比特幣成為市場上最受歡迎的流行詞,這個數字也在不斷上升。根據英國“金融時報”,2017年,美國提交了97項區塊鏈專利,超出往年所有數據總和。彭博法律數據表明美國專利局在2011年1月至2018年4月期間共收到約700份區塊鏈相關申請。值得注意的是,專利局需要大約18個月的時間才能發出收到的申請。區塊鏈已經是很多公司當下討論最多的技術,2018年在區塊鏈專利申請方面可能會更有成效。據報道,明年區塊鏈相關的專利申請總數“預計將在1245左右。”然而,美國并不是該領域的領跑者。2017年,中國提交了225項區塊鏈專利,其數量遠遠超過世界其他地區。
通信巨頭LINE啟動通證獎勵計劃:在日本擁有8400萬用戶的通信巨頭LINE推出一項通證獎勵計劃。用戶通過將其帳戶連接到其三個App程序,包括LINE Pay進行匯款和結算,LINE Securities進行個人投資以及LINE Score進行信用評估,就能夠獲得通證獎勵。
該計劃于9月18日開始。根據該計劃,使用LINE Pay發行的LINE家庭信用卡的10,000位用戶將獲得價值2,000日元(19.6美元)的LINK通證,而LINE Securities用戶通過開設帳戶并完成問卷調查,將獲得最高500日元(4.76美元)的通證。用戶可以通過LINE的加密資產交易服務商BitMax將代幣轉換為法定貨幣。
目前除了LINE,Kik和Telegram也致力于在區塊鏈上發行通證。(CoinDesk)[2020/9/23]
巨頭公司紛紛入場數據顯示,大多數國際區塊鏈專利申請由EITC、美國銀行、阿里巴巴、Coinplug和IBM包攬。
動態 | 從目前的區塊鏈授權量看 我國占領申請量榜首的互聯網巨頭并不占優勢:據中國經營報12月7日消息,據分析師任萬盛《中國區塊鏈授權專利排行榜》對中國知識產權局和世界知識產權局公開數據分析清洗后結論,截至2019年10月,我國累計區塊鏈專利申請數量達到1.29萬件,480件專利獲得授權,授權率4.48%,遠低于AI、大數據等技術。2016~2019年10月,我國區塊鏈專利申請總數從745件增至12909件,數量增至17.33倍。獲得授權的區塊鏈專利,從102件增至480件,數量增至4.7倍。由于申報數量大增,區塊鏈專利授權率從18.09%降至4.48%。如果從目前的授權量看,占領申請量榜首的互聯網巨頭并不占優勢。任萬盛認為,相關審核人員缺乏足夠標準依據,因此更依賴對相關技術的掌握程度以及相關經驗是否滿足專利法規定進行判斷。[2019/12/7]
或許在普通讀者中,最不受歡迎的是EITC的首席科學家克雷格?賴特(CraigWright),他曾自稱是比特幣創造者中本聰,在業內頗有爭議。有人認為賴特在沒有實際使用專利的情況下收集專利,而是要求那些在其工作中可能需要類似技術的公司支付大筆款項。正如美國商會數據商會區塊鏈知識產權委員會聯合主席MarcKaufman所說,“他的策略和活動都具有成為專利主張實體的標志,我不知道他的公司有任何產品。“事實上,區塊鏈專利已成為巨頭們的新目標。2017年12月,一位在硅谷因為挑戰技術專利而受到鄙視,并將他在20世紀90年代購買的100萬美元技術專利組合轉變為1.5億美元的企業家ErichSpangenberg創建了一家名為IPwe的公司,公司由20名全職員工和顧問組成。它的目標是“應用區塊鏈,人工智能和預測分析來改善專利”。波士頓大學法學院技術與政策研究計劃的經濟學家兼執行董事JamesBessen認為“Spangenberg做得很好…你想進入像區塊鏈這樣的新領域,因為不會有很多專利,原來的東西是開源的。”Bessen認為,專利巨頭們在其第一次繁榮時期被證明是對軟件業的一種合法威脅,當時大量的“垃圾專利”被用于各種各樣的數字支付方式。他們引發了針對采用了任何形式的電子商務交易的眾多企業的訴訟,法院將站在專利擁有者的一邊。美國銀行作為另一位頂級專利申請者,似乎也是優先考慮使用注冊技術而不是實際應用。2016年,美國銀行首席運營和技術官員CatherineBessant表示,擁有與區塊鏈相關的專利“在我們還不知道商業應用可能是什么之前,就保留我們的位置……非常重要。”值得注意的是,美國銀行對加密貨幣似乎是持非樂觀態度的。5月,該銀行稱比特幣“令人不安”,并上調了禁止客戶購買加密貨幣的決定。專利申請的過程復雜,結果不明朗截至2017年底,專利辦公室已授予比特幣相關專利265項,區塊鏈相關專利53項,最早的區塊鏈專利于2015年4月被認領。獲得專利是一個耗時的過程。專利局“在提交申請后18個月內發布申請,可能需要數年才能審查申請以決定是否授予專利保護。”彭博引用了類似的時間框架,并提供了美國銀行申請將密碼轉換系統應用于將一種虛擬貨幣轉換為另一種虛擬貨幣的專利示例:它于2014年提交、2015年發布、2017年最終授予。然而,區塊鏈專利正在被認可,至少在某種程度上是如此——例如,據報道,美國銀行目前至少擁有兩項專利。然而,區塊鏈專利申請的結果往往并不明朗。雖然沒有關于被拒絕申請的確切數量的信息,但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美國最高法院裁定,處理抽象和非創造性想法的軟件應用不能在現行法律下獲得專利,這主要是由于上述專利巨頭導致的慘敗。從那時起,軟件公司通過資格測試變得復雜得多。此外,據報道,可以防止潛在的專利戰、曾經對區塊鏈理念至關重要的開源模式在該行業中變得不那么突出:2017年由德勤和GitHub開展的開源區塊鏈工作的合作研究表明大多數此類實驗都失敗了。根據他們的報告,2016年有超過26000個開源區塊鏈項目在GitHub上啟動,但這些項目中只有8%在2017年仍然活躍。開源區塊鏈項目R3財團的另一個退步是摩根大通(J.P.Morgan)和高盛(GoldmanSachs)等大公司去年的退出。當然,并非所有都如此。IBM一項由Linux基金會監督的開源區塊鏈框架Hyperledger平臺被用于從跨境支付到穩定賬戶的許多區塊鏈計劃。
日本互聯網巨頭GMO Internet Group開發移動應用程序 可賺取比特幣:日本互聯網巨頭GMO Internet Group開發了一款新的移動應用程序CryptoChips ,讓用戶只需通過玩游戲即可賺取比特幣。[2018/6/1]
對沖基金巨頭卡拉曼:加密貨幣更像數字時代的郁金香泡沫:與巴菲特并駕齊驅的價值投資巨頭塞思·卡拉曼(Seth Klarman)表示,他不相信加密貨幣。他在給投資者的信中寫道:“盡管我們長期以來都對美聯儲官員通過印刷鈔票來使紙幣貶值的傾向感到擔憂,但數百種虛擬貨幣的激增似乎更有可能成為一種狂熱。加密貨幣更像是數字時代的郁金香泡沫。”[2018/1/27]
本周,在愛沙尼亞首都塔林舉辦的歐足聯超級杯比賽中,歐足聯成功部署了一個全新的區塊鏈票務系統,旨在簡化比賽門票銷售流程的同時,提升票務安全性.
1900/1/1 0:00:00據Ethnews報道,上周五,美國俄亥俄州州長JohnKasich簽署SB220修正案,宣示該法案正式生效。該法案規定了通過區塊鏈技術取得的電子記錄或合同具備法律效力.
1900/1/1 0:00:00繼USDT發生“假充值”漏洞后,近日,慢霧區再曝以太坊代幣“假充值”漏洞。據慢霧區今日消息,以太坊代幣“假充值”漏洞目前影響廣泛,相關中心化交易所、中心化錢包、代幣合約等均受影響.
1900/1/1 0:00:00編者按:本文來自牛頓先生拆解區塊鏈,作者:牛頓先生,聯合作者:黃蓉、螃蟹,星球日報經授權轉載。“黃賭”在大多時候是一個拿不上臺面的話題,尤其是對于喊著“創造價值,賦能實體經濟”的創業者們,大家.
1900/1/1 0:00:00本文來自區塊律動BlockBeats,譯者0x5,翻譯自BloombergCryptocurrency。你聽到漫天的哀嚎了嗎?在互聯網的一個角落里,肯定又舉辦了一場為某個ICO項目所舉行的葬禮.
1900/1/1 0:00:00據TrustNode消息,V神稱以太坊最新擴容方案Plasma“基本準備好了”,但是沒有透露具體時間規劃。另外,他相信在Plasma部署完成后,法定數字貨幣可以立馬或者在短期內上線以太坊網絡.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