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ChainInfo,Odaily星球日報經授權發布。中本聰究竟有多少BTC?這個問題看似很簡單,但時至今日仍未能有定論。盡管有關比特幣的討論在2010年年中之前只局限在少數加密朋克的小圈子里,但中本聰在創世區塊生成后不久就將比特幣客戶端公之于眾供人下載。據HalFinney回憶,他在區塊高度70多的時候就加入過挖礦,一些比特幣的早期參與者也公布過在2010年之前加入挖礦的證據。在中本聰的身份之謎未被破解之前,一切相關的猜測都不會被證實或明確證偽,但鏈上數據會給我們一個可能十分接近真相的答案。“考古”工作
比特幣的創世區塊誕生于2009年1月3日。隨后在1月9日,比特幣的第一個版本v0.1發行,迎來了包括HalFinney在內的第一批使用者。在比特幣協議中,最小難度設定為1,這也是協議的初始設置。在最小難度下運行了接近一年后,2009年12月30日,比特幣網絡迎來了第一次難度上升。在區塊高度32256,比特幣難度首次從1上升為1.18。從此,難度便升多降少。難度為1意味著網絡內如果想要維持10分鐘的出塊間隔,約需要7.15MH/s的算力,Chain.info的比特幣算力歷史數據也證實了這一點。而Chain.info的比特幣實時狀態顯示,區塊高度606742時的全網算力約為101EH/s,是十年前的十萬億倍以上。
動態 | Kleiman訴訟案最新進展:一名比利時男子聲稱自己是中本聰:據Cointelegraph消息,Kleiman訴訟案最近出現了最新進展,一名來自比利時的男子Debo Jurgen Etienne Guido在寫給佛羅里達州聯邦法院,負責審理Kleiman訴訟案的法官Bruce Reinhart的一封信中,聲稱自己才是中本聰,是比特幣的創造者。他在郵件中寫道,“我在此以書面證明,我是比特幣區塊鏈起源塊的真正和唯一創造者,我用中本聰這個名字,通過郵件Satoshin@GMX.com撰寫并發表了比特幣白皮書。”[2019/7/25]
數據來源:Chain.info如上文所述,難度為1并不意味著2009年的區塊都來自于中本聰之手。盡管2010年7月就出現了可以交易比特幣的交易市場,但仍不能排除有早期礦工一直保留著這些比特幣,所以我們并不能通過轉賬情況來進行判斷。鑒于2009年的全網算力,這些早期礦工與他們挖出的區塊并不會很多,但這會對估算哪些區塊出自中本聰帶來很多干擾。比特幣的coinbase里只有地址,沒有名字。實際上,我們根據公開信息唯一能確定屬于中本聰的地址可能只有區塊高度為9的出塊地址,因為該地址在區塊高度12時給HalFinney發送了10BTC。這也是比特幣歷史上的第一筆轉賬。那么我們要怎么區分中本聰和別的早期挖礦者呢?
動態 | 一男子在Twitter聲稱自己是中本聰 并對澳本聰進行批判:一名Twitter號為@realSatoshiN的男子將自己的Twitter起名為Satoshi Nakamoto,聲稱自己是中本聰,并對澳本聰最近強調自己中本聰身份的行為表示不認同,稱如果把澳本聰的來歷放在區塊上,就可以向大家證明他是不是中本聰。[2019/2/19]
研究者SergioDemiánLerner在2013年至2014年之間發表了一系列文章,通過區塊內包含數據的特征識別中本聰所挖的區塊。其主要依據是coinbase轉賬中的ExtraNonce的規律性變化、Nonce的規律以及時間戳。ExtraNonce是在挖礦節點的Nonce耗盡溢出時為節點提供額外的熵的一個參數,便于重新開始搜索。這個參數在coinbase中,但并不屬于協議標準的一部分,由各個節點在本地進行記錄。ExtraNonce不會在成功出塊后歸零,而是會隨著使用次數而累加。所以在早期參與節點少,節點出塊相對密集情況下,同一個節點的ExtraNonce會呈現一種有規律的線性增長。ExtraNonce通常不會重置,除非重新啟動節點。通過總結2009-2010年間比特幣區塊中的ExtraNonce,Lerner發現一些區塊在此參數上有很多共性:1.由于ExtraNonce會隨著Nonce溢出而累加,并且節點關機或重啟會歸零重置,所以相當于節點的出塊計數器,而且會隨著節點的定期備份重啟而規律重置。最開始兩年間,有一系列區塊的ExtraNonce呈現出與眾不同的規律性,并與最初始幾個區塊的斜率一致。Lerner認為這些區塊很可能由中本聰生產,稱之為P區塊。2.在P區塊中,ExtraNonce保持著獨特的增長速率,明顯高于其他節點生成者,這意味著顯著高于其他節點的算力或者獨特的挖礦軟件操作方式。3.正常情況下,礦工在接收到新區塊時會累加ExtraNonce,但是該P區塊的生成者不會。
動態 | 10年前的今天中本聰將比特幣變為公共網絡:據CCN報道,10年前的今天(2009年1月8日),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將比特幣變為公共網絡。中本聰向Metzdowd發送了有關首次發布比特幣的加密郵件。這不是中本聰關于這個主題的第一封電子郵件。然而,這是他第一次有了一個正在進行的產品來展示他的想法。中本聰在郵件中表示:“我宣布首次發布比特幣,這是一種新的電子現金系統,它使用點對點網絡來防止雙重支付。”[2019/1/9]
圖表來源:SergioDemiánLerner此外,這些P區塊的時間戳和Nonce也表現出不符合統計規律的獨特性。4.該模式下開采的區塊中沒有任何時間戳倒置,在統計上與別的區塊表現出明顯區別。
圖表來源:SergioDemiánLerner5.該模式下區塊的Nonce的最末字節不是在0至255間均勻分布,而是集中在0至9與19至58之間。
動態 | 中本聰P2P Foundation賬號疑似被黑 與巴西博主成為好友:據鏈聞Chainnews消息,P2P Foundation上中本聰賬號在 10 個小時前出現更新,添加了一個單詞\"nour\",同時,該賬戶與巴西加密圈網紅博主Wagner Tamanaha加了好友。推特上猜測\"nour\"一詞來自于阿拉伯文\"光\"的意思。但是和巴西網紅博主加好友的舉動,似乎更意味著這次中本聰賬號異動是賬戶被黑所導致,而非\"中本聰回來了\"。[2018/11/30]
圖表來源:SergioDemiánLerner通過以上模式,Lerner從前50萬區塊中找到了約2.2萬個符合以上規律的區塊,這些區塊共生成了約110萬BTC。其中90%以上產自區塊高度40,000以前,也就是2010年7月之前。而截至2019年4月,這110萬BTC中的99.9%未被花費。BitMexResearch在2018年8月按照Lerner的方式對早期比特幣區塊的ExtraNonce規律做了研究,認為屬于中本聰的確定性較高的區塊共產生了約74萬枚比特幣。但Lerner隨后提出了上面4,5兩條規律進行反駁,所以我們更傾向于相信Lerner的結論。另一組較為著名的研究來自OrganOfCorti。在該研究中,研究者通過Lerner的歸類方法將疑似中本聰的區塊提取了出來,并根據當時的網絡算力計算出該區塊生產者在2010年7月前有四次規律的算力減少行為,逐步將算力減少至零。而且,通過類似的方式,該作者還分辨出了另外幾個知名的比特幣早期參與者,包括在2010年參與過挖礦的MartiMalmi、HalFinney和DustinTrammel。
圖表來源:organofcorti.blogspot.com結論
通過一系列鏈上數據研究,我們可以得出一個較為可信的結論:有單個礦工或一個礦工集體,在比特幣上線之初就在進行挖礦。不同于其他下載客戶端運行的礦工,它的客戶端有與眾不同的運行方式,并刻意在區塊中本該隨機分布的區域留下了一些信息。它有規律地分四次減少了自己的算力,直至2010年7月,比特幣算力穩步上漲之后,它停止了挖礦。它在一年半中挖出了約110萬BTC,但其中的絕大多數沒有被使用。而它,很可能就是中本聰。
Tags:比特幣NCEONCNER買比特幣XDEFI Governance TokenMOONCAT Vault (NFTX)MoneroV
由人民法院出版社在2014年出版,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審判第三庭編著的《網絡犯罪司法實務研究及相關司法解釋理解與適用》一書中,曾對比特幣是否屬于刑法意義上的財產這一問題有過明確的表述.
1900/1/1 0:00:00編者按:本文來自白話區塊鏈,作者:李火華,Odaily星球日報經授權轉載。北京時間昨天凌晨1點55分左右,推遲了一年多時間的Filecoin項目終于啟動了測試網.
1900/1/1 0:00:0012月10日下午在北京舉辦的“見未來·2019第二屆資本市場高峰論壇暨金禧獎年度頒獎盛典”上,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前所長姚余棟發表了“新貨幣理論與大成四季資產配置”的主題演講.
1900/1/1 0:00:00文|黃雪姣編輯|盧曉明出品|Odaily星球日報斯諾登、以太坊的兩位創始人V神和GavinWood……今年來,古早的“匿名技術或者隱私技術”被越來越多人力薦.
1900/1/1 0:00:00編者按:本文來自鏈內參,作者:內參君,Odaily星球日報經授權轉載。自《比特幣:點對點電子現金系統》發布十年來,這一開拓性的加密貨幣仍然更像是一種投資工具,而區塊鏈現在已經發展成自己的產業.
1900/1/1 0:00:00文|秦曉峰編輯|Mandy王夢蝶出品|Odaily星球日報隨著數字化技術的發展,電子證據的身影在訴訟案件中出現得越來越頻繁.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