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交易所 以太坊交易所
Ctrl+D 以太坊交易所
ads

分布式數字身份的幾個“非技術”思考_BSP:NBS

Author:

Time:1900/1/1 0:00:00

7月11日,以“構建數字社會基礎設施”為主題的分布式數字身份(蘇州)高峰論壇暨DIDA聯盟2021年度會議在蘇州高鐵新城召開。論壇由分布式數字身份產業聯盟(DID-Alliance,簡稱DIDA)主辦,微眾銀行區塊鏈首席架構師張開翔作為聯盟理事單位代表出席本次論壇。

論壇上,張開翔給出了關于分布式數字身份的幾點“非技術”思考,并就數字身份的融合創新發展進行了探討。

  分布式數字身份不是一個技術問題

“身份”本身是基礎和客觀的存在,尤其在數字化世界中,我們首先要“標識”出人或物的唯一性、全局性;其次, 在網絡中的“身份”要可以無縫流轉,在不同的受眾處得到認同,這是最基本的邏輯。

要讓網絡中不同的參與者都認識這個“身份”,首先需要大家用共同的語義對身份進行描述,也就是達到相當程度的規范性和標準化;其次,在認識“身份”后,如何評估“身份”所代表的人或物所蘊含的真實意義和可信程度,則是評估體系的“分內之事”;最后,還有一些“靈魂拷問”:大家為什么要接受某個“身份”并為之提供服務,是因為市場和商業邏輯的需要,還是管理上的要求呢?身份互通互認這件事情,能給人或企業帶來什么好處?要付出什么成本,又會有什么風險要應對呢? 

美國政府將優先考慮對“數字身份基礎設施和分布式賬本技術”等制定標準:5月5日消息,美國拜登政府于5月4日發布了《美國政府關鍵和新興技術國家標準戰略》,該文件重申了標準對于美國的重要性,并將更新美國基于規則的標準制定方法。

拜登政府表示,美國將優先考慮對美國競爭力和國家安全至關重要的CET子集的標準制定工作,其中包括領域有:1.通信和網絡技術;2.半導體和微電子;3.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4.生物技術;5.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6.數字身份基礎設施和分布式賬本技術;7.清潔能源生產和儲存;8.量子信息技術。[2023/5/5 14:44:45]

審視以上問題,我們會發現,這些考量和“寫代碼”并無直接相關性,更多的是略顯宏大且尚無標準答案的命題。

目前,身份的唯一性標識以及身份的互通、互認被行業公認是非常必要的, 這已然是一個基本共識。在這基礎上,行業也逐步認可W3C DID是分布式數字身份的重要(即使不是唯一)協議和規范。

可能有人會說,DID不就是技術規范嗎?其實讀一下DID的文案,會發現它更像語義上的約定,以及管理章程的制定,以幫助大家建立描述身份、管理憑據的統一方法論。DID并不像是硬核的技術規范,其原文中也頻繁提到:“建議實現某個功能(如選擇性披露),但不限定用什么技術實現”。換言之,對于DID,只要能互通互認,可以采用開放性的技術路線,技術細節并不重要。 

傳統金融巨頭Euroclear最快將于今年推出基于分布式賬本技術的債券結算平臺:金色財經報道,傳統金融服務設施巨頭 Euroclear 的法律顧問 Bart Garré表示,最快可能在今年推出其基于分布式賬本技術(DLT)的債券結算平臺,該平臺旨在提高債券結算過程的效率和透明度。

該倡議建立在最近由 Euroclear 與法國中央銀行牽頭的一項試驗的基礎上,該試驗將區塊鏈用于債券交易,并使用中央銀行數字貨幣作為支付,Euroclear 將把試驗擴展到涵蓋安全代幣的實時轉移。Euroclear 稱目前遇到了許多現有的法律假設,包括什么構成賬戶或轉賬信息,以及財產法中的概念。[2023/3/30 13:35:34]

相比其他具體的技術問題,這個領域的挑戰,其實更在于場景、市場、治理體系,以及協議和規范路線的選擇。總之,想清楚“做什么”、 “能帶來什么好處又有什么風險”比“技術上怎么做”更重要。從這個層面來看,分布式數字身份本質上并不是一個技術問題,或者說,這個概念的范圍比單純的技術問題更“大”。

  分布式數字身份的技術并不是問題

即使已經把上一節的靈魂拷問想清楚了,要著手去實現一個完整的分布式數字身份系統,從最底層的密碼學、到區塊鏈、以及上層的應用體系,確實還是會存在龐大的技術版圖。這仿佛也在佐證“并不是(僅有)一個技術問題”。

分布式云游戲平臺Now.gg獲NTT DoCoMo Ventures投資:金色財經報道,分布式云游戲平臺Now.gg宣布已獲得NTT DoCoMo Ventures投資,具體投資金額暫未公開。Now.gg主要支持PC、Android、Mac和游戲機等多設備玩家通過內置瀏覽器訪問分布式云游戲,NTT DoCoMo通過這次投資將會強化其基于瀏覽器的多設備元宇宙服務。(investingnews)[2023/2/15 12:07:37]

但我的第二個觀點是“分布式數字身份的技術并不是問題”。

雖然技術版圖可能讓人眼花繚亂,但是在過去幾年間,經過行業的廣泛關注和重點投入,諸多技術門檻已經被邁過。這期間,許多專家已經熟讀協議文本,輸出大量行業研究,甚至是直接參與了協議的設計,并主導制定相關規范和標準。在基礎能力方面,許多和DID相關的開源軟件項目、標準化硬件模組、中間件和云平臺已經應運而生,而且這些技術成果往往都忠實地實現了相關協議、有著齊備的功能、不錯的性能和友好的體驗。

作為應用方,只需要明確需求,約定建設規格,必能找到一款適合的技術方案。與此同時,技術會隨著應用需求的變化而快速迭代,絕不會成為堵塞產業發展的制約因素。所以,今天我們可以大膽的說一句:“技術不是問題”,關鍵是能否把技術“用起來”。

1475:分布式存儲數據存儲量正經歷爆發式增長:在第六屆區塊鏈全球峰會上,協議實驗室創始人Juan Benet演講表示:數據存儲存儲量在未來會增長三倍。Filecoin挖礦正在蓬勃發展,目前已有550多名礦工,90多個組織參與Filecoin的開發工作。 此外,Juan Benet還表示,接下來Filecoin會重視為客戶提供存儲服務。提倡社區接下來尋找存儲的客戶服務、構建應用程序、考慮長遠發展。

IPFS技術龍頭1475對此表示:分布式數據存儲一直是新時代的一個大課題,在挖礦經濟模型刺激下,對于當下數據存儲量爆發式增長不意外,需要進一步提升算法與技術的研究,發掘更多實體應用落地方向,應對更多的客戶端數據存儲訂單。[2020/11/3 11:33:02]

  分布式數字身份用什么平臺也不是問題

拋出這個觀點,是因為我時常被問到,“DID是不是一定要跑在區塊鏈上?” 

讓我們回歸問題的本質:分布式數字身份追求的是被“互通互認”,而區塊鏈主要是聚焦于解決 “信任”問題。在現實世界中,如果一個權威機構或大型企業本身已經具備了相當高的信用,得到了廣泛的認可,那么提供數字身份服務時,要做的只是采用通用友好的協議(如DID),并遵循相關的運作規范,面向網絡提供相關的信息和服務即可。

分布式交易所IDEX交易量突破1300萬美元:分布式加密貨幣交易所IDEX日均交易量突破1300萬美元,之前另一家分布式加密貨幣交易所ED遭受黑客攻擊之后日均成交量不及100萬美元。[2018/3/6]

如果這個大型企業或權威機構的服務遍布全國全球,并嵌入了多維場景和多種平臺(如物聯網等)中產生互動,也很難說它不是“分布式”。至于其系統是用區塊鏈、還是云平臺,甚至是異地多活的分布式集群架構來承載,都是可行的。

無論什么平臺,只要加載了經過行業共識的協議,就可以成為分布式數字身份服務平臺。由于協議本身已經具備了很強的通用性,身份標識可以安全地創建,憑據可以便捷地頒發、核驗,能為各種場景提供可信服務,那么,通則不痛。反之,如果數據格式和協議接口是異構的,那么即使是上了區塊鏈也是寸步難行。

當然,只要是多方協作,就存在信任問題。不論是競合關系的企業之間,或者是離散的個體,它們彼此之間要建立起價值網絡,那么,采用區塊鏈來構建公開、對等的可信網絡,并將分布式數字身份作為信任錨點,會是比較常見的方案。 

  分布式數字身份有助于改善隱私問題

在非強信任的環境中,實現互認互通只是完成了“功能需求”,我們還需要審視數據的安全和隱私風險。隨著《數據安全法》和《個人信息保護法》等法律法規陸續出臺,其對使用數據的合規性也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

如果數據“自產自銷”,缺乏流動,那么孤島效應就會凸顯,數字化社會難以實現。如果簡單化地“獲取”或“輸出”數據,就有可能觸及紅線。

最終,行業必然要回歸到“以用戶為中心”的基本準則,在用戶安全隱私得到保障的前提下,提供優質合規的服務。

在數據的完整生命周期中,分布式數字身份是“起點”。我們使用網絡服務時,通常要完成驗身和KYC(Know Your Client),既往我們可能把實名信息的明文給到了服務商,在分布式數字身份的創新模式中,我們可以自主管理自己的標識和憑據。

采用密碼學算法生成無法被跟蹤和畫像的身份標識,通過“用證明代替明文”、“選擇性披露”等策略,在隱匿身份信息的同時,依托權威部門授予的密碼學憑據,能夠證明自己有使用某個服務的資質,而無需泄露不必要的敏感信息,服務商也不能因此拒絕服務。這樣就從源頭杜絕了信息泄露,符合“知情同意”、 “最小采集”等原則,也可以實現“前臺匿名后臺實名”的監管審計要求。

在保護了用戶身份隱私的前提下,用戶基于分布式數字身份和服務商交互,所生成的各級數據,依舊可以采用密碼學、區塊鏈、隱私計算等方案,進行全流程的管控。其中所牽涉到的技術包括安全多方計算、聯邦學習等等,此不贅述。

總之,“技術不是問題”。重要的是,分布式數字身份的標識和憑據會貫穿數據全生命周期,在追溯數據的來龍去脈,服務授權,保證數據可轉移可遺忘等環節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顯然,這個過程不僅需要技術實現,也依托于管理機制、法律法規的完善,進而才能完成閉環。   

  分布式數字身份的應用正當時

當下,技術相對成熟,法律法規趨于成型,我們不妨放手去多做一些應用。

在粵澳通關的場景中,微眾銀行區塊鏈團隊就用密碼學的方式給用戶生成憑證,既能實現健康碼跨境互認,支持兩地居民往來互通,又確保符合隱私保護等相關法律法規要求,不會造成數據跨境傳輸等安全合規問題,大大便利了粵澳互通人群的日常生活。除此以外,我們還在綠色出行等多方協作平臺、醫療健康、版權和個人證照管理等領域提供開源技術支持,有多個應用場景落地,都取得了非常好的反響。

在每個領域都要認真和審慎地思考:業務本身是否有著與外部進行多方協作的需求?合作流程中是否要解決身份互信的問題?是否能給參與者以及相關的用戶帶來價值?這樣的合作模式是否可以持續?……如果這些問題都有了肯定的答案,那么,就去使用分布式數字身份來做為業務的起點吧!

  分布式數字身份的融合創新持續發展

總結一下,分布式數字身份本身不是一個技術問題,我們首先要找到基于分布式數字身份進行互通互認的動機,并在應用、市場、政策、治理層面多思考其可行性;在實操層面,分布式數字身份具有開放性的技術體系,無需綁定在單一平臺上,在開源開放的技術生態基礎上,技術本身也不是問題。

另外,我們無需把分布式數字身份看做是獨立的行當,又或者把它當成能解決所有問題的“萬能錘”。在整個數字化價值網絡的大版圖中,分布式數字身份可以是起點和支柱,和其他部分像齒輪一般互相嚙合,共同運轉,融合創新。

在產業聯盟中,大家可以先達成基本的共識,選擇合理的協議路線,首先確保能“互通”;然后,注重保護用戶隱私和堅持業務合規,在周密的治理機制的基礎上,對數字化身份的價值達成“互認”。長遠來看,分布式數字身份要發揮出應有的價值,還是要依托更多的應用場景,深入融合到數據和價值的整個生命周期去,為用戶提供更多更優質的服務和體驗。

無論如何,數字化社會依舊是“以人為本”,分布式數字身份將會幫助數字化社會更健康、透明和高效地發展。

Tags:BSPNBS區塊鏈DIDBSPT價格nbs幣前景區塊鏈害了多少人did幣有哪些

比特幣交易所
金色觀察 | 除了EIP-1559 倫敦硬分叉還會帶來哪些改變?_以太坊:ETH

概要 1.倫敦硬分叉是以太坊即將推出的網絡升級。2.除了最近話題度較高的EIP-1559外,該硬分叉還會帶來其他改變。沒有人比Tim Beiko更了解以太坊網絡升級.

1900/1/1 0:00:00
全國各地相繼禁止“挖礦”后 加密貨幣、區塊鏈下一步走向何方?_區塊鏈:以下哪項不是區塊鏈目前的分類

7月14日,合肥在線發布了《我省全面清理關停虛擬貨幣挖礦項目》的文章。文中提及,未來三年,全省電力供需形勢嚴峻,存在較大的供應保障缺口.

1900/1/1 0:00:00
金色觀察丨一文讀懂薩爾瓦多擬推的國家穩定幣“Colón-Dollar”_區塊鏈:穩定幣

金色財經 區塊鏈7月18日訊  根據薩爾瓦多當地新聞媒體El Faro報道稱,該國政府正計劃讓其公民使用美元穩定幣和比特幣.

1900/1/1 0:00:00
金色觀察 | 監管進行時 多國加密貨幣法律框架建設加速_BTC:比特幣死掉的大佬

2008年,中本聰發表了論文《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這篇論文給區塊鏈技術和加密數字貨幣發明提供了基礎。至今比特幣系統已經運行了十余年,但比特幣在各國及地區的合法性和政策仍有不同.

1900/1/1 0:00:00
新聞周刊 | 國務院:推進科普與區塊鏈技術深度融合_NFT:BBNFT價格

金色周刊是金色財經推出的一檔每周區塊鏈行業總結欄目,內容涵蓋一周重點新聞、礦業信息、項目動態、技術進展等行業動態。本文是其中的新聞周刊,帶您一覽本周區塊鏈行業大事.

1900/1/1 0:00:00
治理的思考:Token 與 DAO_TOK:kraken電匯流程

The Monolith and the Ape Men 2001 A Space Odyssey, by Hal HefnerDAO 是 Web3 時代社區應有的樣子.

1900/1/1 0:00:00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