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比特幣的根本問題,不是從密碼學的角度看它是否可靠,而是:它究竟是什么東西?
在給比特幣下定義之前,我們先要回顧 貨幣 的歷史。最早充當貨幣的是稀有且無法偽造的東西,如,特定種類的海貝。人人都知道這些東西可以用來換取物資。
有了這些具有貨幣功能的交換媒介之后,我們就可以擺脫以物易物的即時性,推遲交易決定。比方說,我們想用牛奶換長矛,可以先將牛奶賣掉,獲得交換媒介,再用交換媒介去買長矛,以防長矛還未制作完成牛奶就先變質了。
鮮少有人察覺的是,交換媒介代表的是 債務。剝下買賣的外衣,其本質是 放貸 。在買賣發生之前,賣方擁有牛奶;買賣發生后,賣方擁有交換媒介。所謂的交換媒介,就是賣方被欠了對應價值的證明。換言之,賣方賣掉牛奶換來的交換媒介是一條債務記錄。交換媒介就是用來書寫這條債務記錄的 墨水。
比特幣期現價差今日為2.44%:金色財經報道,據同伴客數據顯示,07月06日比特幣年化期現價差2.44%,較前一日下降0.99%,市場情緒指數為“謹慎樂觀”。
指數參考:>20 % 極度牛市;10%~20% 牛市;5%~10% 樂觀;2%~5% 謹慎樂觀;0~2% 謹慎;-5%~0 謹慎悲觀;-10%~-5% 悲觀;-20%~-10%熊市;<-20%:極度熊市。[2021/7/6 0:30:06]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沒有債務就不會有貨幣,貨幣意味著債務存在。然而很少有人明白這個簡單的道理。
理解貨幣的最好方式是將其視為用來維護全球債務記錄的 媒介 。賬本上的條目就是實物交換媒介。只有交換媒介的所有者才知道自己擁有多少交換媒介,賬本上沒有歷史記錄,只有最終態。歷史記錄只存在于交易者的腦海或(記錄)中,是非常私密的。
數據:比特幣期現價差下跌3.88%:金色財經報道,據同伴客數據顯示,01月21日比特幣年化期現價差為11.85%,較前一日下跌3.88%,市場情緒指數為“牛市”。
指數參考:>20 % 極度牛市;10%~20% 牛市;5%~10% 樂觀;2%~5% 謹慎樂觀;0~2% 謹慎;-5%~0 謹慎悲觀;-10%~-5% 悲觀;-20%~-10%熊市;<-20%:極度熊市。[2021/1/21 16:40:28]
之后,人們開始使用黃金或白銀等稀有金屬作為貨幣。金屬優于海貝,因為它是可分割的。人們可以使用金屬制作任意大小的交換媒介,也就是所謂的錢幣。
雖然我們憑直覺以為黃金具有很大的價值,但它實際上沒多大價值。黃金既不能充饑,又不能御寒。黃金確實具備一些獨特的特性,但是當人們開始使用它作為貨幣時不可能會欣賞這些,只有美觀性和耐用性可以稱道。
Peter Brandt:比特幣采用率較低 其還是一種邊緣現象:4月21日消息,近日,資深交易員Peter Brandt表示,比特幣可能辜負了人們的期望。比特幣在企業間的低互動率,商業活動中的低采用率表明,比特幣并沒有產生其支持者所期望的革命性影響。Peter Brandt稱,雖然明白比特幣是一種價值儲存手段,但它仍然是一種邊緣現象,全球沒有多少商業活動是通過加密進行的。(Cointelegraph)[2020/4/21]
黃金還具備稀有性。但是稀有性并不代表價值。海貝在被用作貨幣之前一文不值,如今也是一文不值,但是它們還是很稀有。
然而,事實證明,如何保存有價值的交換媒介是一大難題。它們有可能丟失或被盜,更有甚者,引來殺身之禍。因此,人們決定將它們集中保存在一個安全的地方,也就是 銀行 。
聲音 | 加密衍生品平臺CTO: Bakkt比特幣期貨交易量創新高 但與其他平臺相比卻微不足道:據FinanceMagnates報道,11月9日,Bakkt宣布它創下了單日交易的1,756個比特幣期貨合約的新每日交易量記錄。加密衍生品平臺Interdax的CTO Charles Phan對此表示,“這代表著大約1550萬美元的交易量。但是,盡管1550萬美元的交易量可能是Bakkt的新記錄,但與其他交易平臺相比卻微不足道,1550萬美元的價格比主流加密貨幣交易所的交易量小10到100倍。”[2019/11/12]
銀行發行了 紙幣 來代表金庫中的黃金,于是這些紙幣可以用來交換任何東西。這是因為人們知道,雖然這些紙幣本身毫無價值,但是它們代表保管在銀行里的黃金。人們隨時都可以拿著這些紙幣去銀行兌換黃金(之后,銀行會將紙幣銷毀,因為債務已結清)。
聲音 | 分析師:美國機構投資者利用恐慌購買比特幣:股票和加密分析師Ronnie Moas剛剛發推文稱:“Coinbase Pro的交易量為32000枚比特幣,是周六的8倍。我打賭這是前1%,以及美國機構投資者利用恐慌購買(比特幣),就像他們在10年前股市崩盤時所做的一樣。”[2019/9/25]
紙幣是 債務記錄的記錄 。真正的債務記錄是黃金本身,紙幣是副本。雖然這聽起來有點燒腦,但是人類確實很擅長使用其它媒介重寫原始債務賬本。
諷刺的是,將銀行作為保險庫的想法沒有真正奏效過:還是有人愿意為了紙幣偷盜殺人。如今,銀行的金庫將紙幣當作黃金一樣存儲;銀行的電腦里保存著債務記錄的記錄的記錄。
某一刻,銀行家意識到他們可以操控貨幣的供應量,因為只有他們知道自己究竟持有多少黃金。他們嘴上說是 “為了公眾的利益” ,讓公眾更容易獲得貸款,但這也讓銀行更容易實現無本萬利。
最終,法律規定除了黃金之外,銀行還可以持有其它東西,以便發行更多紙幣。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房地產:銀行接受房屋為抵押物發行紙幣叫作抵押貸款。由于房屋無法放入金庫,銀行只得將它們記錄下來,從而引入了另一個抽象層。于是,債務抵押債券、信用違約掉期和 2008 年次貸危機接踵而至。次年,比特幣誕生……
從古至今,貨幣制度的底層邏輯都沒有改變:我們維護的是賬本。記賬媒介從貴金屬演變成紙和金屬,等到我們脫離金本位后,最終變成了反映任意抵押物價值的紙。
比特幣區塊鏈也是賬本的媒介,區別在于它的稀缺性不依賴于貴金屬,而是源自數學難題的復雜性。
自比特幣誕生起,我們的認知開始誤入歧途,因為區塊鏈是之前從未出現過的概念。比特幣才是名副其實的稀缺物,因為每個比特幣都需要消耗大量算力才能生成。沒錯,比特幣不是物質,而是 “知識” 和 “信息” ,但是根據自然法則,它具有稀缺性,而且比黃金更加稀缺,因為我們尚未確定整個宇宙中到底有多少黃金。
有趣的是,比特幣只是一個協議,而有人辯稱我們可以集體決定增加比特幣 2100 萬的發行上限,以此稀釋比特幣的價值。但是,我們真的做得到嗎?假使我們做到了,比特幣還是比特幣嗎?我想只有時間才能告訴我們答案。
人們確實就很多事情形成了共識,但是從未思考過這些共識是如何形成的。上文提到的將海貝作為貨幣就是人們的共識之一。“當前日期” 這一時間概念也是人們的共識,這個共識是如何形成的重要嗎?實際上,世界上絕大多數事情,就是如此,包括法幣(這里的 “法” 的字面意思是 “就這么著了”)。再觀比特幣,不外如是。
海貝和貴金屬早已不再被用作貨幣。未來的某一天,比特幣也有可能如此。
歷史已經向我們證實,事關貨幣之時,人類總會顯露出至惡的一面。這就是為什么貨幣保值的國家必然擁有強大的軍事和司法力量,且嚴令禁止貨幣操縱。這就是 “法” 的作用。
比特幣之妙,在于其背后的數學原理是不需要捍衛的。世界上沒有任何一支軍隊可以改變一個質數的性質。
比特幣是一條區塊鏈的名字。這世界上可以有很多相似的區塊鏈,叫著不同的名字,使用不同的算法,就像美鈔也可以是藍色一樣。除比特幣之外,確實還有其它不同的密碼學貨幣存在至今(請注意,其中一些在數學上是可證偽的)。
有人可能會說,黃金存在于自然界中,而比特幣是由人創造的,因此黃金更真實一些。但是,支撐比特幣的數學原理也是宇宙的一部分,它們并非由人創造,而是由人發現并應用,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比特幣與黃金沒有太大的區別。
令我疑惑不解的是,我們如何就黃金或比特幣等事物的價值達成共識。既然我們已經證明黃金和比特幣具備同樣的貨幣屬性,為什么一盎司的黃金價值 1300 美元?誰決定的?市場嗎?它的真正價值是否在于它有多適合作為書寫全球債務賬本的墨水?
還得等時間告訴我們答案……
原文鏈接: https://grisha.org/blog/2017/09/22/bitcoin-value/作者: Gregory Trubetskoy翻譯&校對: 閔敏 & 阿劍
隨著區塊鏈技術在經濟活動中的深入滲透與應用,由該技術引發的刑事風險也日益提高,尤其以針對區塊鏈技術應用場景的新形態犯罪與利用區塊鏈技術實施傳統犯罪活動這兩個方面的問題最為突出.
1900/1/1 0:00:00突發:Swarm沒有任務,就只能挖空氣而不是BZZ!BZZ如何發行到底能不能挖一直是一個大家十分關心的問題,前期 SWARM 團隊僅僅公布了私募公募和團隊基金會的份額等等.
1900/1/1 0:00:00BSV支持者、自稱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的Craig Wright贏得了一場法律戰,其聲稱bitcoin.org因托管比特幣白皮書而侵犯了版權.
1900/1/1 0:00:00區塊鏈的誕生可謂符合“天時地利人和”,當前互聯網正處于過度中心化的階段。我們回顧一下互聯網的歷史.
1900/1/1 0:00:00數據顯示,全球首只受監管的比特幣(BTC)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實際上從最近的價格下跌中受益.
1900/1/1 0:00:00頭條 ▌以太坊交易費用跌至2020年3月以來的最低水平加密市場研究公司Coin Metrics今天的一份報告表示,以太坊交易費用跌至2020年3月以來的最低水平,隨著網絡擁堵的緩解.
1900/1/1 0:00:00